搞笑!我应邀去做技术指导,却险些被“打击”的经历
这件事就在昨天刚刚发生,我应邀去餐饮现场做技术指导,本来带着满腔的豪情,却险些被“打脸”而回,实践,又好好给我上了一课。
我们这里的易县,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历史典故的地方,从古代说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刺客荆轲的传说,从近代说,更是有着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精神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作为革命老区,易县的经济发展曾经比较落后,而在近些年,当地农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依托于当地的丰富自然资源,自主创业,自立自强,呈现出极强的新时期的发展态势。
我由于工作关系,在当地有着很多的朋友,并且大家一起发起,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云计算微创业协会,以新时代的崭新创业模式,有组织地引领农民创业,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最近协会计划成立美食餐饮的专业委员会,并以这个板块来进行塑造美食文化,餐饮技术研发,以及优质食材的应用等相关的运作。
协会提出想让我来牵头做这件事情,也算是发挥我的专长,对于我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首先是这份信任难能可贵,再一个能以自己所学的一点儿东西,更具体的帮助到大家,当然义不容辞!
这不是,马上就有了一个实践的机会,此时正是板栗的是丰收季节,在政府的推动下,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板栗节,中午就餐准备采用返璞归真的公社大锅饭形式,协会让我去做技术指导,主题是以栗子为食材的美食。
说真的,我起初是有着满满自信的,因为我认为,咱手里这些精细的餐饮技术,应用到粗犷的大锅饭里,肯定是游刃有余,接受任务之后,就一直有着一种要“大显身手”的豪情。
却没想到。这是一次差点被“打脸”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搞笑,我得到的一个教训是:餐饮技术永远是一个需要因地制宜的东西!它的实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不会灵活应变,不会随机变化,就可能会出现南橘北枳的笑话!
我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确定了以栗子类的名菜黄焖栗子鸡为基础模式,结合大锅菜的形式来制作的主菜,以及考虑到人数的上下浮动,另外配制的以当地的土猪肉、红薯粉、板栗等为食材的栗子大烩菜。
并且我精心地配制了香料粉和酱料等,带到了现场,可是当我看到那口硕大的可以供百人共食的铁锅时,瞬间蒙圈了。
突然感觉我精心配制的香料粉、酱料等,在这口硕大的锅面前变得那么不合时宜,这与我们在厨房的制作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如果还按照我原来的设计来做,很可能效果不好,这样可要被“打脸”了。
幸亏在现场处理食材的两位大姐是当地“流动厨房”的行家里手,有着丰富的大锅菜经验,而我也不是单纯的理论家,也有着很多的实践基础,所以感觉到不合适以后,赶紧及时改变策略,先向二位大姐请教当地的大锅菜制作流程一般是怎样?
她们介绍,类似于这种肉类食材的大锅菜,基本就是以糖色来上色,然后葱姜蒜下锅,再加上八角、桂皮等耐熬煮的香料,然后就是开锅慢炖,焖制入味等过程。
依据大姐们的介绍,我具体分析了这些食材,比如说当地的土鸡、土猪肉、以及野山蘑等,本身就是具备充足的鲜香味的优质食材,应该是以去腥提味为主,而不应该以大量的香料来压制本味。
而大姐她们只是采用的八角、桂皮、花椒等,这些香料又略显单薄,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又把它补充成了两种五香料,栗子鸡这一锅是:八角、桂皮、小茴香、白芷、良姜;栗子土猪肉大烩菜那一锅是:八角、桂皮、香叶、肉蔻、丁香;另外在里面都采用了完整的干辣椒作为去腥的主要成分,我配制的酱料等,也作为提味的辅助成分使用。
经过此一番调整,才有了大家散会之后纷纷享受这乡间美食的盛况,很多演员记者等是城市来的,这种就餐形式对他们自然是耳目一新,看着那些演出的美女都来装第二碗,第三碗,我们几位制作者甚是欣慰。
但以我的标准来说,实际上这次的制作算不上很成功,包括调料的配比、以及时间的把握等做的都不到位,口味呢,只能说是过得去,还达不到惊艳的标准。
这次的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操作百人大锅菜的经验积累,以后再针对类似场合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更具体的把握,有目地的去把每一个环节都做的更好。
还有就是,对于我们美食爱好者来说,要知道一个准则,只要用心去感悟,每一次的实践都是千金不换!
自然门美食e道哥 一心一意做价值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