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穿帮很文艺

文:聂传安


记得过年在老家,闲着没事便想着追剧。听说有部48集的非常不像谍战片的片子《红色》被很多人评为中国当代最佳谍战片之一,我好奇心重,便追起来。看后感慨:抛开剧情不讲,这部片子里十多位人物都演得特好。

赞美话不多说,否则有点像剧托。不过有次看某一集的时候,我突然暂停,截屏。

我的小乖乖,一直表现不错的你怎么也会穿帮,而且穿帮得这么文艺?

且看截屏:

上图细节穿帮。

查度娘,知道“穿帮”主要有三种:其一,镜头内容前后不连贯;其二,摄影器材、人员被拍入镜头;其三,人物、道具等违反逻辑,如在古装剧中出现现代才有的东西,内容与史实不符等。

而这幅剧照的穿帮,应属其三。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先绕远一点。

有一个人叫舒同,江西抚州人,1905年出生,1998年去世,解放后先后曾任山东、陕西省委书记……

对,他是一个高官。

他于1920年在家乡成立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金兰同学社”(才15岁哪);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因被国民党通缉,辗转多地寻找党组织;1930年9月参加红军;1934年参加历次反“围剿”作战及长征;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后,多次参加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要职……

对,通过高度压缩后的度娘内容,我们也看出他是位了不起的革命家。

(舒同)

但是我最早知道这个名字,却因为他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对,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他的字因大气有力而让我印象深刻。据说他从14岁始,直至93岁病逝近80个年头,始终没有停止过临池。别人评价他的字为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他的字也因风格独特而被誉为——“舒体”。

见到“舒体”二字,也许有人立马惊觉。对,现在舒体早已被输入电脑,广泛用于报纸、刊物、电影、电视等媒体中,或许我们都用过多次。

讲到这儿,是不是有人马上想到上面提到的“穿帮”,莫非与“舒体”有关?

(电脑舒体字)

对,上图中,“外滩晚报”(繁体)四字,正是很文艺的舒体。

其实报纸选择何种字体完全是自己的自由,但实际情况是,舒体字不可能出现在那张报纸上。

原因很简单。

《红色》故事发生时间为日军占领上海并欲与汪精卫组建伪政权的1938年左右。那时舒同30余岁,书名未显,即使字体已成熟(我未能见到他那时的作品),但处于敌伪占区的报纸会用一直从事革命斗争还曾被通缉过的共产党高官的字?不嫌麻烦大么?

——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况且那四个字明显不是舒老手书,而是电脑中的“方正舒体”。

其实指出此处字体的穿帮实有点吹毛求疵,谁都会有不小心的时候。我猜当时剧情需要一张报纸,于是道具制作,丝毫没有考虑到“舒体”问题……

(舒同手书)

疏忽都可以理解,但我写此文,是想给我的学生提个醒。

我曾讲过多次:写作时,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必须真实。

看过此剧的人自然不会去探究其历史的真实,此为情节的虚构。

但舞台既然搭好,时代既然设定,那么人物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及所有的道具、布景都必须要符合那个时代那个舞台。

这,就是细节的真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