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读:从“致知”到“知至
从“致知”到“知至
网络转载 源自孔门之学 2018-12-29
《大学》首章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从“致知”到“知至”,注意体会前后语义的变化,《中庸》22章“唯天下至诚”以及23章“其次致曲”,分别用“致”与“至”,正与之呼应。
朱子注:“致,推极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致”为动词,“致知”表示功夫,但也不能把“至”当作形容词来看待。通常说“仁至义尽”,“至”通“尽”。孔子曰“尽善尽美”,孟子曰“尽心知性”,《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尽”也是做动词。
朱子以“推极”来注解“致”,非常到位。“致知”是一个过程,“知至”是所要实现的目标。下文说“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极”与“至”互训。
《中庸》以“至诚”尽其性体,对应《大学》,“知至”则能尽其心体,以“极”与“尽”来训“至”,才不至于把“知至”解浅。由此可见,“致知”为工夫,“知至”是复得本体。朱子所言“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不能从数量上来理解。再如孟子以“金声玉振”来界定“集大成”,须体会出终始之微言大义。“集大成”即是“圣之时”,不是义袭而取之,不是博学多识、数量上的积累。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大学》所言“知至”,“知”不是多闻多见(知之次也),而是德性之知,“知至”乃复得其心之全体大用。下文说“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大学》原文以“知本”来解“知至”,“知本”犹如孟子云“知性知天”。
孔子无不知而作,此“知”乃全体之知,非一节之知。“作”从心之全体中开显出来,在《中庸》即是“率性之谓道”。由“致知”过渡到“知至”,下学而上达,学达性天,全得本体,然后才有“无不知而作”。由知而作,阳明先生特别点出“知行合一”。
从“致知”到“知至”,前后两个“知”涵义有深浅,分别对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前后两个“明”,“知”有一个由“潜在”走向“现实”的过渡。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要把“致知”与“知至”前后两个环节打通,合二为一。“知至”之“知”,即是良知本体。
“致知”为“始”,“知至”为“终”,“始”指向“终”,才成其为“始”,“致知”作为工夫才有个“头脑”,从“致知”到“知至”,便是“原始反终”。
阳明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可以结合《大学》“致知”“知至”这两个环节来体会。致知之“知”指向知至之“知”,内在的德性之知,体现为致知功夫之“主意”;通过做一段致知工夫而复得良知本体,故曰:“行是知之成”。
阳明先生在“良知”前加一个“致”,不是全得良知本体以后再去用“致”,而是通过“致”来全得良知本体,分一个终、始,功夫与本体,故曰:“吾侪用功,却须专心致志在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上做,只此便是做尽心知天功夫之始”。聂双江不明此理,别立一个“归寂说”,可谓画蛇添足。王龙溪鼓吹良知现成,判定致良知原为未悟者设,一个“悟”字,堕入禅门。
从“格物”到“物格”,前后两个“物”字,义有深浅。后一个“物”通《中庸》“成物,知也”。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身、家、国、天下,皆是一“物”。
从“诚意”到“意诚”,前一个“诚”表示功夫,相当于《中庸》所言“诚之者”或“致曲”。后一个“诚”是复得本体,通“至诚”或“诚者”。
同理,从“正心”到“心正”,前一个“正”为功夫,后一个“正”,对应《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