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篇问题多多的“优秀”作文的思考

文:聂传安


有一天,一个弄文字的朋友情绪有些激动地要我看一篇文章。看我一脸诧异,他忙说,这是他孩子老师给他们印发的一篇范文,要他们跟着学。他满是疑惑地问我:“这就是你们老师眼中的好文章?”

我接过文章一看,马上理解朋友的疑惑与愠怒了。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先将文章展示于下(此文不知确切来历。如涉及具体人,请谅解):

悠悠的云,柔柔的情

世间万物瞬息变化,兜兜转转的机缘巧合,生出了云,形飘若飞絮状。洁白一身,镶嵌在空中,像一大块拼拼补补的碎布,惹人无限遐想。就像生活,零零碎碎的片段拼凑起来,才变成了人生的斐页。星星点点的记忆中,生活的甜,散布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落,化作无数形态的云,飘在心灵的天空中,撒下情的雨露,温暖胸膛。

生活里的甜,包含在母亲的双手中,变成粉色甜蜜的云,陪伴成长。每天早起,床头放好了校服,刚倒好的白开水散发着热气;傍晚回家,饭后桌上递过的热牛奶,每每回头,只有一只手的掠影;梦中熟睡,一双大手为你盖好被子,拂过耳边的头发,夜空中的云,飞过窗户,变成一双大手,温暖着亲情。

生活里的甜,隐藏在一件件衣服,一双双鞋里,变作慈爱包围的白云,浇灌纯洁。天气变凉,外婆总是会担心,该给孙子儿女增添衣物,几根银针,几卷毛线球,几卷细线,一针一线,缝上的是情怀,穿过的是慈爱。蓝天中的白云,变成一件件衣服,包裹着真情。

生活里的甜,躲藏在安慰亲切的话语中,变作红色热情的云,相伴一生。字里行间透露着关心的字条,抽屉里掉落出的糖果,朋友总会在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时出现,带来关心与动力,向着成功共同进发。天空中的云。变成一串文字,倾诉着友情。

生活里的甜,隐匿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变成一朵警示的黄色的云,终生受益。老师将批评教育的话书写在作业中的评语中,红色的墨香吐露着教导,每一个弥足珍贵的机会,也在老师手里找到接纳的学生。他们将做人的种子播下,用心血浇灌,犹如绵绵的云变作的园丁,栽培着师生情。

悠悠的云,柔柔的情。云可多变,容纳万物,包括情。时光一直在走,是一个也只是一个延伸体,它所延伸到的地方,在记忆深处。一个像云一样包裹着无数“珍宝”的地点,在那里,无数形态的云飘浮在心灵的天空中,散下情的雨露,滋润人生,浇灌成长。

据朋友说这还是一篇参赛获得很好奖项的作文。“如果此文成了学生作文的标准,岂不是误人子弟?”他满是担忧。

我让朋友平静下来。我说,这类文章的出现不能怪作者。孩子还小,他们写文章会不由自主地迎合着老师的评判标准。

对,这类文章能被“优秀”,问题在于老师。

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啥”,但好文章还是有一些共同标准。每个人的审美因情趣不同有所偏异,共性的东西却无法回避。此文问题多多,因作者是学生,我不能过于刻薄。我只想根据此文谈谈好文章的某些标准。

其一,好文章要言之有物,即广东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里的“材料具体生动”。此文包括题目共752字,揭开层层浮云,发现有如下之事:母亲早上放好校服,倒好白开水,傍晚递牛奶,夜晚盖被子;外婆给孙儿织补衣服;朋友写关心的字条,偷送糖果;老师通过评语教育学生。四类人物,四处场景。看似“物”多,但都浮光掠影,且场面熟悉,“至今已觉不新鲜”,无法让人产生阅读期待。材料既不“具体”,也不“生动”,七百余字,几乎没有多少“干货”——这些,老师应该可以看出来吧?

其二,好文章要有感情,即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里的“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一定建立在具体生动的描写上。描写为“皮”,情感为“毛”。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另外,“文似看山不喜平”。此文四个场景,情感平淡如一,看不出有啥起伏变化——这些,老师应该可以看出来吧?

其三,好文章要讲基本的逻辑。此文题目为“悠悠的云,柔柔的情”,明显运用了“借物抒情”之法。而运用此法,关键是找准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与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此文主体四段分别说“母亲的手变成粉色甜蜜的云,温暖着亲情”、“外婆……变化慈爱包围的白云,包裹着真情”、“朋友安慰之语变作红色热情的云,倾诉着友情”、“老师的教诲变成一朵警示的黄色的云,栽培着师生情”,且不说各种颜色设置得令人费解,那“云”与那“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情”与“云”扯不上关系,怎么能寄托在“云”上呢?但如果删除这些不合逻辑之处,此文恐怕所剩无几——这些,老师应该可以看出来吧?

其四,好文章语言要自然,即中考作文标准所说的“语言得体、流畅”。此文语言看似华丽,但言之无物,华而不实,矫揉造作,有时还生搬硬套。以第一段的前两句为例:

世间万物瞬息变化,兜兜转转的机缘巧合,生出了云,形飘若飞絮状。洁白一身,镶嵌在空中,像一大块拼拼补补的碎布,惹人无限遐想。

说云是由“世间万物瞬息变化……巧合”而生,说云“镶嵌在空中,像一大块拼拼补补的碎布”,于情不解于理不通。至于后文的“粉云”“白云”“红云”“黄云”等词,均是因文而造,生硬牵强。类似问题语言文中比比皆是——这些,老师应该可以看出来吧?

而现实中,很多老师又偏爱这套看似华丽实则别扭的语言形式,实在悲哀。

于是,关于作文语言方面,这里多说几句。

其实,写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教材里都说得很清楚。张中行老先生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有这么一段:

写完,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说白了就是写作文要说人话。

有些老师爱让学生背诵范文,学习里面的语言,殊不知最好的范文最优美的语言正是教材。我们随便从初中语文教材里选几段,看看大师们的文字: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老舍《济南的冬天》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杨绛《老王》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相比之下,这些大作家的语言是不是更平白如话更接地气?

自然,文章语言风格多样,有清新、平淡、绚丽、含蓄、简洁等等之分,但通俗易懂应该是绝大多数作者(特别是中小学生)努力的方向。

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我们放着最净美的文字不学,却偏偏对一些花里胡哨空洞乏味的文字情有独钟,不走上邪道才怪。

如果孩子乐于写这样的文章,其责任多在于我们老师。因为老师完全可以在此苗头渐起时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文风改变。

于是,两个问题马上冒出来:

其一:我们老师能看出类似文章的问题么?——此涉及眼力。

如果不能,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己。

其二:如果能看出问题,我们是及时制止它还是继续默许甚至去夸赞它?——此涉及仁心。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这类文章也许能在小学、初中阶段得高分(高中就难),但孩子写作的不良习气一旦形成,就难以根除。

我们是想为了暂时的分数而去迎合平庸与艳俗,还是想为了学生长远发展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眼力如果不够,尚可历练;仁心浓度不足,难为人师。

朋友见我终于啰嗦完了,气顺了许多,但他似乎突然想起什么,挥了挥手中的范文,问:“那,这文章还让不让我孩子学?”

我,给了他一个长长的叹息……

【注】此文可供学生与家长参考,也欢迎各位特别是同行们探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