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百姓多生娃,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们做了哪些事?
我们常常将“人口”与“资源”联系在一起,足见人口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的重要作用。古代医学并不如现代发达,故而小孩子的夭折率是非常高,哪怕是帝王之家的孩子不能避免,以北宋仁宗为例,他一生有儿子3人,女儿13人,却没有继承人,活过20岁的只有4个女儿,其余12人全部早夭,早夭率高达75%。
战争的频发,医学的不发达,故而古代一直提倡的多子多福、早婚早育的观念对维持人口的数量非常重要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春秋初期有人口1100多万(东周庄王13年即公元前684年,人口1180万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有人口2000多万,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数百年间,不管战争有多频发(尤其是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非常多,一场战争死几万人很常见,,多则数十万,当年秦国白起就坑杀了赵国士卒40万),不管医疗有多落后,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口还是在增长的,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们是如何让百姓多生娃。
齐国提前适婚年龄,齐桓公削减后宫人数
西周是一个相对平稳的王朝,尤其是在周公辅政之后,整个王朝都朝着正常的状态发展,故而西周时期并没有过多鼓励生育,法定适婚年龄就整个古代而言都是非常晚的:男子30岁,女子20岁。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各国为了自我壮大,对人口的需求就变得非=非常急迫,当时的齐国就是鼓励百姓早婚早育,将法定适婚年龄提前:男子20岁,女子15岁便可以结婚。齐桓公时期的相国管仲为了增加人口,向齐桓公提议,干脆让鳏夫和寡妇组合家庭,“丈夫无妻曰鳏, 妇人无夫则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当然,睿智的管仲更是一眼看出男女比例失衡对人口的影响,提议齐桓公削减后宫人数:
桓公见民“行年七十而无妻”,以告管仲。管仲曰:“臣闻之,上有积财,而臣民必匮乏于下;宫中有怨女,则民有老而无妻者。”桓公曰:“善。”令于宫中女子未尝御出嫁之。
越国不仅强制早婚,还为三胞胎提供奶妈
相比于齐国提早适婚年龄,越国就显得更加强硬——必须早早结婚,不结婚就要问罪:
令壮者无娶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我们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要求早婚,还禁止了我们现在说的“老牛吃嫩草”。既然要求百姓早婚,自然是为了让百姓多生娃,尤其是越王勾践成了吴王的俘虏之后,随时想着报仇,报仇需要打仗,需要兵士,于是他在鼓励百姓生育上下了血本:
将免(同娩)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
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
其实,除了齐国、越国想尽办法鼓励百姓生娃,其他诸侯国也有类似的做法:生娃多的适当免除徭役、赋税……
春秋战国之后的中国古代君主基本上走的都是鼓励生育的路线,但是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比如汉惠帝时期,到了年龄不结婚的需要交五倍的税;西晋时期规定,女子到了17岁还没有出嫁的,官府就要帮着操办婚事;宋仁宗时期对怀孕之后没有收入的妇女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贫困家庭在小孩出生之后可以申请一定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