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 郁达夫研究学会一行赴福州采风——寻找郁达夫在福州踪迹

郁达夫研究学会一行赴福州采风

——寻找郁达夫在福州踪迹

2018年11月24日,郁达夫研究学会一行,来到了福州寻访郁达夫先生在福州的踪迹。第一站,来到了于山景区。在美丽的于山,有单独的郁达夫史迹陈列馆。

来的不巧,因为停电,纪念馆关闭着,我们联系了管理处,管理处的江老师匆匆赶来,为我们打开了展览馆。馆里用图板展示了郁达夫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江老师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展览馆资料的收集,寻找过程,并为我们介绍了达夫先生在福州时期为福州的宣传,写了很多文章,交谈中,满是对达夫先生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福州于山郁达夫纪念馆)

于山,又叫"九仙山"、"九日山"。相传战国时有一支"于越族"迁居于此,因而将这座山取名为"于山"。传说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山上修道炼丹,又名"九仙山",山上还有相关的古迹,如九仙洞、九仙观、炼丹井等。于山又称"九日山",据说是汉武帝时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而得名。历代于山为游览胜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24景,如九日台、狮子岩、集仙岩、小华峰等。还有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公祠、平远台、醉石、蓬莱阁,有严复读书处法雨堂。此外,还有不少小巧玲珑的亭榭,如万象亭、吸翠亭、补山精舍等。这些亭榭依岗峦起伏,隐约在松竹花卉之间,风景清幽,引人入胜。

(于山达夫先生作品石刻)

(于山达夫纪念馆)

福州行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三坊七巷景区。郁达夫先生曾经在这里生活与工作过。很快,我们找到了郁达夫先生在这里的故居。

在故居里有郁达夫先生的蜡像,真实的再现了当年郁达夫先生在福州的生活场景。

(三坊七巷郁达夫先生故居)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故居内郁达夫先生蜡像)

(福州郁达夫故居内图板)

学会一行第三站来到了在福州青年会。当年郁达夫先生初到福州,现在这里生活了3个多月。

这里房子经过了修建,已经成为一个商业综合体,我们咨询了下,福州青年会现在管理方的王董事长立马赶了过来,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了房屋的维修情况,并与我们交流了正在挖掘这里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并希望能与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还原历史,在后续修整中,能更好的再现郁达夫先生曾经在福州青年会演讲的场景。

(福州青年会内景)

福州青年会地处福州市解放大桥桥头。为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筹建。1910年,62岁的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为了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便于联络各界人士,于1912年在苍霞洲筹建新会所。黄乃裳筹集资金5万余元,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捐资12万美元,以及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美国基督教公理会、英国基督教圣公会等共同筹集的资金用于修建青年会会所。会所主楼选址在台江苍霞洲,建筑面积为8156.4平方米,于1916年建成。大楼濒临闽江万寿桥畔,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曾是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整座楼房由红砖砌成,前楼三层,后楼四层,中间天井相隔。地板则全用上等楠木铺设。大楼内设有福州当时唯一的室内灯光篮排球两用球场。福州第一部无声电影就在这里放映。

(福州青年会外面郁达夫雕版头像)

通过福州的走访,交流,学习,福州所看到的对郁达夫先生纪念与保护比达夫先生的出生地富阳还做得好,福州人民对郁达夫先生的尊重与重视都让我们感动不已。

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郁达夫先生做好推广与传播的工作;传承郁达夫先生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还有更多的普及工作要去做;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开展郁达夫先生的学术研究、学术研讨等工作,作为国内唯一的郁达夫研究团体,郁达夫研究学会任重而道远!

郁达夫先生不仅是富阳的骄傲,同时也是福州的骄傲。通过本次考察与交流,更让我们感受到,郁达夫先生在中国的影响力。

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郁达夫,了解郁达夫,传承郁达夫先生精神内核,也能让郁达夫真正成为富阳的名片。

排版|如歌

文案|郁达夫研究学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