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讲授真武汤运用心法(一)
导读:此文为陈潮祖老师讲解真武汤课程录音的整理文稿,我们进行了编辑整理,加入了陈老自己运用真武汤的诸多经典医案,分为几篇系列文章发布。
真武汤简介
组成:附子15~60g,生姜10~30g,白术10~15g,芍药10~20g,茯苓15~25g。
用法:附子先煮30分钟,余药后下,煮至附子不麻口为度,分3次,温服。
主治: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痰饮水湿,阻滞三焦。
1、见于本脏:其人小便不利,或不通,或阴囊潮湿,或蓄水为疝,或带下清稀,或经淡如水,或遗精滑泄,或阳痿不举,或体渐肥胖。
2、滞留体表:肢体酸软,怯冷、重着、疼痛、浮肿;或阳气不足,表卫不固,体常自汗,或过汗亡阳,或易于感冒,或风丹瘾疹。
3、脾肾同病,升降失调:腹满,腹痛,呕吐,泄泻,便秘。
4、壅滞肝经:胁肋胀痛,头目眩晕,筋惕肉瞤,肢体痿废,呃逆。
5、水气凌心:胸痹疼痛,心悸、征忡,精神异常。
6、水泛高原:或喘或咳。
7、上干清阳,壅阻七窍:头部昏、胀、重、痛,头发脱落,记忆减退;或鼻塞流涕,或喷嚏不止,或视物昏花,或牙龈肿痛。
8、气化不行,湿滞经脉:声音嘶哑,或咽中如有物阻,舌体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无定体。
真武汤证的基本病理
我用这个方的时候,我又根据临床,用了又有效的,我又把它补充了,就补充成了现在的四十二个证象,这四十二个证象哪个是主症呢?没有哪一个是主症,任何症状都可以用,怎么能说得上是主症呢。
但是,它的病机是相同的,也就说这些临床证象都是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的临床证象。所以,它的基本病理,我把它归纳就是:少阴阳虚,水液失调,痰饮水湿,阻滞三焦。这就是它的基本病理。
水液的运行
这个证候总体来说就是一个水液失调。
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
但是,水津之所以能在体内能升降不息,运行不失其度,又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肾的蒸腾气化!只有肾阳把水津蒸腾为气以后,它才能达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运行于体内的(水津)完全化为蒸汽、化为水气,化为水气之后,那么它才能到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才能够成为濡养肢体、形骸、五官、七窍、五脏六腑的一种基础物质。
真武汤证的核心诊断依据
针对真武汤,既然都不是主症,那么,作为辨证的依据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舌体淡胖,有齿痕。”苔无常色,脉无定体。
这就是诊断真武汤证的标准。
那么齿痕何来?上帝造人,把舌头设定为放于口腔不大不小刚合适,故常人之舌无齿痕。现因舌体变大,抵住齿缝,久之印出了齿痕,即成齿痕舌。
为何变大?人体内常见的流动物质包括气、血、津几种,气血旺盛之时是不会变大的(血量由肝合理调节,并不会使舌头变大),水湿行于腠理三焦,而腠理三焦无所不有,无所不到,从而水湿阻滞,舌体就会变胖。
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因此变胖,但却因无具体指针参照,故不易判断。而望舌最为客观方便有效。
又如何知道此处舌体变胖是少阴阳虚引起的呢?是因舌体淡啊!淡就是因为没有热像,难道没有热像都不能判断是阳气不足啊?
所以 淡——表明此为阳虚 ,胖——表明了水湿阻滞。故胖而淡是阳虚不能化气,水液阻滞少阳三焦的征象。
望而知之谓之神,对望诊当多多体会。临床上,望舌体,望舌苔,都是很重要的!若出现舌苔白滑,则更可以用(真武汤温阳化气之法)了。
舌苔黄,脉非沉也能用真武汤么?
“苔无常色,脉无定体”,苔不可凭,脉不可凭。我(陈老)在临床上见真武汤证的情况很多,用真武汤也很多,舌苔白当用,有时候舌苔黄也能用。
医案 1
1983年,汪某,咳嗽,满舌苔黄如栀子染。先以痰热治,用温胆汤加银花连翘黄芩等治疗。
第二周,二诊,病员诉说上方无效,苔黄依然,仔细观察,舌体胖而嫩,故改弦易张,治以真武汤。
三诊时,病人说症状好转,而且舌苔也不黄了。
这个说明湿浊阻滞三焦阳气郁而化热, 故舌苔黄,当阳气温化后,水液流通,阳气畅达,舌苔反而淡下来了。
医案 2
雷某,舌苔黄而腻,最初用达原饮,吃了以后,舌苔依然厚腻。
后用真武汤加厚朴、草果、槟榔,即达原饮的三味主药。气行则湿行,又加入了木香、乌药。
再诊,舌苔退的干干净净,舌质也变淡了。病情的真相也展露出来了。
所以呢,有时候舌苔黄,真武汤也是能用的。
但是,还是强调“舌体淡胖有齿痕”才是使用标准,若兼舌苔白腻呢,可放心大胆的用。舌苔黄呢,就必须反复琢磨清楚才能用了。
脉无定体呢,一般来说,少阴阳虚,应该是脉沉迟而弱,但是在临床上,我们遇到的脉弦的情况较多。
仲景也曾讲“脉弦主饮”,有时候脉缓,40多次/分,有时候脉快100多次/分也可以用真武汤。
故脉象也不能作为诊断的标准。故言“苔无常色,脉无定体”。
整理|李筠、李海铨
编辑|袁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