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捡来的对联

虽然我是湖南人,但却只去过两次湘西。一次是1991年的7月,参加湖南大学承办的一个机电部所属高等院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第二次是前年5月,陪党校的一位同学窜访了一下张家界。

第一次开会,除张家界外,还顺便去了趟永顺,游览了拍《芙蓉镇》的王村和猛洞河,参观了苗寨,先后写了三首小诗“游一线天”、“张家界印象”和“武陵美景秀可餐”。另外的收获就是,写了那么几幅对联。

参观王村的土家民俗博物馆时,博物馆的人见我们都是大城市来的,客套着说留几个字吧。同行的湖南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吴寅宾先生乃书法家,写得一手好字,于是,大家鼓动我出句,吴老师挥毫。就这样,憋出这样一幅平淡至极的对联:

进芙蓉镇吃米豆腐才品土家民俗味;

游猛洞河揽武陵景又收苗寨风雅情。

当时,大庸县还开发了一个新景点,叫卧虎洞;我第二次去时,当地人说这个景点已经废掉了,原因不详。这个溶洞像一个天坑,垂直走下去再横着进洞,洞深号称四十来里,已开发五六里。洞中最叫卖的景点,就是在一个宽敞的大厅里,一只猛虎卧在地上,仍保留着欲搏击的姿势,对面是一条盘旋的长龙。听导游解说后,这些钟乳石倒有点这么个龙虎斗的味道。有景点自然就要编出一个唬人的故事,说:八百年前,一只老虎不慎掉进这个溶洞,于是,便和盘踞在溶洞里的孽龙展开了殊死搏斗,天长日久,未分胜负的两只猛兽凝固成了今天这里的人们用来数银子的道具。

这卧虎洞的洞名可是吴寅宾老师题写的并立在那供游人参观,我等好生佩服。于是,又有人撮合我写对联,说写好后请吴老师题写立在洞两旁。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幅对联:

猛虎斗龙宫困兽虽成卧虎石八百年雄风犹在;

游人观神洞凡夫即作仙人客四十里幻境尚存。

那次游湘西,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待人热情实在,为人谦逊忠厚的书法家吴寅宾老师,他是河南南阳人,比我大约大七八岁,我们成了好朋友——遗憾的是,后来因工作变动,近十年我们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往来了。分别时,我写了一幅对联送吴老师,以表达我的喜悦和敬慕之情:

喜做湘西土家客;

幸识河南吴寅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