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通:史上最强贺岁档,牛年第一天票房超17亿刷新全球单日纪录
民航通:大年初三下午,我在电影开场前五分钟迈入影院,眼前景象让人熟悉又陌生:近乎满座的观影厅里,男女老少齐聚一堂,热闹地讨论即将放映的影片,间中还穿插着幼童的哭闹声。
冠病疫情暴发后,我在上海看过两三部电影,都是当天心血来潮买票,因观众不多,最后一刻还能买到正中的好位置。这一回,提前两天点开购票平台,想看的时段只剩不到五个座位可选,票价还比平时贵了三成。
久违了,这一票难求的盛况,这全家出动的阵仗,这一年一度的贺岁片档期。
在元旦至农历新年期间播放、以合家欢题材为主的贺岁电影,最初始于香港。1997年上映的《甲方乙方》,开启大陆贺岁片时代。24年后的今天,“贺岁档”已成为中国电影一年中最火爆的档期,也成为预判电影市场景气的重要指标。
去年新冠疫情在农历新年前暴发,为贺岁档当头浇下一盆凉水,电影行业随之迈入至暗一年。武汉封城的同一天,七部贺岁片集体宣布撤档,此后各地电影院纷纷歇业。即便疫情受控后,电影院也是最后恢复开放的一批场所,且上座率受到严格限制,不少小型影院相继倒闭。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204.17亿元,虽然超越疫情肆虐的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票仓,仍比2019年的642.66亿元大跌七成。奄奄一息的电影业能否在今年触底反弹,贺岁档成为备受关注的风向标。
经过去年的停摆,今年的农历新年毫无悬念成为“最挤贺岁档”。除了六部当季电影,因疫情而延播整整一年的《唐人街探案3》也加入今年的贺岁档争夺。换句话说,七天的春节假期,每天都有一部不同的电影可看。
在“就地过年”倡议下,不少中国民众将返乡和出游的春节消费需求转向观影,“看电影”成为今年过年期间最重要的娱乐活动。社交平台微博上,贺岁片票房和影评连续多天占据热搜榜首位,贺岁片票价更是全面上涨。
我住家附近的电影院,过年期间的票价比平时翻了一倍,热门时段的票价甚至涨到了120元,折算下来比新加坡的电影票价还贵。即便如此,大年初一的场次还全数售罄,可见过年期间观影需求井喷之猛烈。
电影票房统计平台“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牛年第一天的中国电影票房超过17亿元,刷新全球单日票房纪录,也打破2019年大年初一的中国电影史单日票房纪录。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春节档总票房已突破75亿元,比2019年同期60亿元足足多出四分之一,为贺岁档写下新纪录。
受疫情影响,去年以来登陆中国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屈指可数。贺岁档少了进口大片的身影,票房仍逆势上扬,开年仅两个月,院线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100亿元。有分析认为,在各国电影市场因疫情而青黄不接之际,中国电影今年将像中国经济一样领跑全球。国产电影不仅能扭转过去被进口大片压制的命运,还有望对外输出,实现文化逆袭。
不过,贺岁档电影的口碑并没像票房那样高开高走。七部贺岁片中最畅销的《唐人街探案3》,票房已经超过35亿元,但在影评网站“豆瓣”上的评分只有5.7分(满分10分)。不少网民直呼受骗:“从去年等到现在,就给我看这个?”评分最高的《你好,李焕英》,并非出自正统电影导演之手,而是小品演员贾玲的电影处女作。有网民讽刺:“最好看的贺岁档电影是小品演员拍的,这就是中国电影的现状。”
一名过年前连看三天电影的朋友,也抱怨贺岁档电影水分过多。在他看来,要不是这个春节既不能出国度假,又不能出省旅游,也不会携家带口进电影院,最后“在座位上刷手机”。
由此看来,今年贺岁档的火爆,更多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从过往数据来看,春节档票房占全年票房约10%,意味着农历新年过后还需要其他电影补上余下90%空缺,尤其是非节假日的“冷档期”。
过年前到上海市郊的朱家角采访时,当地民宿业者也同样担忧:春节期间生意红红火火,春节过后会不会重回冷冷清清?疫情带来的冲击让不少人钱包缩水,电影和旅游这类非必要的娱乐休闲开支,是否会首先被削减?疫后的世界还需要多。
久才能恢复以往的秩序,允许人们自由往来,让电影院可以全数开放,更重要的是,让民众的收入回到疫前水平?
在缺少好莱坞大片扛旗的牛年,“史上最强贺岁档”能否带领中国电影走出低谷?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并不掌握在中国电影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