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过寿,你媳妇凭什么不回来祝寿”,儿子:回不来了,离婚了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一个男人说:“离婚的时间越久,我对自己的反思越深刻。我前妻没有错,她理应跟我离婚,因为是我背弃了约定,是我做了越界之事,我不该因为愚孝而破坏我们的爱情,我自认为结了婚就是家人了,却不知,夫妻之间越亲密,越应该保持距离。”

他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曾经有过美满的爱情,和前妻之间也为留住爱情做过铺垫,有过约法三章,然而他却率先背弃了约定,他犯错在先,就不能怪前妻用离婚的方式惩罚他。至于愚孝,更不能怪妻子,是他自己没能管好自己,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问题,所以也只能在母亲质问他“婆婆过寿,你媳妇凭什么不回来祝寿”时,无奈回答:“回不来了,离婚了,是我的错,与她无关!”

类似的婚姻问题并不罕见,之所以做了铺垫,还是没能避免婚姻毁于一旦,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彼此间失去了“分寸感”,也就是他所说的“没能保持距离”。

关于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之策,我们结合周国平所说的“分居和独处”来讲解一下。

坚持独处,才能留住爱情的本质。

爱情有时候看起来很盲目,只要双方情投意合,仿佛就可以一美遮百丑;爱情同时又是眼明心亮的,只要情深意久,确实可以一美遮百丑。

这里所讲的美与丑,指的不是长相,而是“个性”,诚如周国平所说:“有个性,是真爱情的前提,有个性才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价值。好的爱情是两个独特的自我之间的互相惊奇、欣赏和沟通。”

初恋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是因为初恋的感情最单纯也最强烈,同时也最缺乏内涵,我们难以忘怀的其实是当时那种不可名状的强烈情感,但真正可供回忆的东西却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初恋时的懵懂,不足以称之为个性,此时缔结的爱情,其实没有多少价值可言,所以才会昙花一现。

在此之后的爱情虽然是建立在个性的基础上,但如果把握不好其中的“分寸感”,爱情就会消失,周国平对此有深刻的见解:“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从这个角度去反观前文中那个男人的婚姻,就不难理解他和妻子为何会离婚了,因为他越界了,破坏了彼此的距离和分寸感,不但他自己变得没有了个性,而且还妄图破坏妻子的个性,因此毁了爱情,进而毁了婚姻。

越相爱的夫妻,越应该“分居”。

周国平说:“两个人再相爱,婚后仍然应该有分居和独处的时间。分居虽然增加了与别的异性来往和受诱惑的机会,但不分居就会破坏独处,进而丧失自我,成为庸人。相比之下,因为取消独处而丧失自我,比因为分居而增加了受诱惑的机会更可怕,与其平庸地苟合,不如有个性而颠簸,而离异,而独身。”

我相信,他所说的“分居”并非指的是常规意义上的分居,而是指“保持距离”的一种行为,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留住彼此的个性,留住彼此独处的权利,让彼此继续做自己,这样才可以确保爱情一如既往,毕竟双方的爱情是由“双方的个性互相吸引”发展而来,如果丢了个性,爱情就会荡然无存,婚姻也就因此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既有爱情又有友谊的婚姻才长久”的原因,爱情是为了让彼此亲密,友情是为了让彼此保持距离,这种既近又远,既亲密又有距离感的关系,可以让彼此始终具备吸引力。换言之:保持心灵相通的同时,又保持距离,最能使彼此的吸引力耐久。

我们也可以从“距离产生美”的角度去理解,属于各自的神秘领地应该留在各自手中,彼此没必要过于深入,否则繁华看尽之后,要么会审美疲劳,要么会感觉无聊。说得通俗一点:再帅的男人也会放屁,再美的女人也会拉屎,而且都是臭的。虽然我们知道这个事实,但我们没必要在过度亲密中去见证或品尝这一切。只是知道不会破坏美感,但如果你看到或尝到就不一样了,必然会破坏彼此的吸引力,一旦你觉得对方不过如此,你们之间的爱情就会慢慢消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