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潜力,未必生能力
【组织部长说,年轻人一定要切记:有潜力,未必生能力】
年轻干部风华正茂、思维敏捷、可塑性强,是领导和群众眼中的“潜力股”。有人说,潜力就像挖井,掘井九仞,必得其水。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有潜力的年轻干部都能充分挖掘出自身潜力。潜力不会自动生成能力。只有“不待扬鞭自奋蹄”,自加压力,才能充分释放潜力,不断提高能力。
一要比韧劲不比任性。梦想是从学习开始的。司马光从小读书刻苦勤奋,但记忆力不好,别人背两三遍的课文,他要背五六遍,每天读书到很晚,耽误了早晨读书。为了让自己早上不睡过头,他用圆木头当枕头,一翻身,圆木头滚动,这样他就醒了。五代后梁时期一位禽鸟画家历归真,为了画好老虎,他来到老虎经常出没的深山老林居住,仔细观察、揣摩老虎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神情,后来,他的作品被人们争相购买。现在,有的年轻干部从校门出来时间不长,个人阅历相对简单,工作经验、能力、方法还有欠缺,尤其是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真正的大师与学历毫无关系”。我们在学校的成绩再好,并不代表工作能力很强。不管什么学历,都要少一些骄傲和神气,多接地气,勤学多思。要通过合理安排,少一些应酬,多一些阅读;少一些娱乐,多一些思考;少一些休闲,多一些修养。挤时间,下苦功,静下心来,潜心学习,才能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要比奉献不比享受。有一根竹子,其中几节做成了笛子,余下的部分做成了晒衣竿,晒衣竿觉得不公平,“同是竹子,怎么差别那么大,我天天风吹日晒,你却能发出美好的声音,被人们喜爱?”笛子回答,“我经历了千刀万刻和精雕细琢,你只是挨了浅浅的几刀而已。”要干出一番事业,必定有所舍、有所得。人,要有理想,就要有奉献;选择吃苦,就选择收获;多一份摔打、考验,就增加一笔财富。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报考时选择了石油炼制专业,毕业后虽可以留校,但选择到生产一线,在炼油厂待了20余年,干过很多苦活、脏活、累活。现在有的年轻人过于计较得失,不愿去偏远地区,不愿到困难较多、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的地方,不愿吃苦。百炼成钢。年轻人就是要趁着年轻,多磨练、多历练、多付出、多蹲苗,才能快速健康成长。
三要比实绩不比实惠。有的年轻人盲目地与别人比升迁的快慢,比职务的大小,比待遇的高低,认为职位低的不能做出什么大事。焦裕禄曾任兰考县县委书记,他忍着病痛带领兰考人民战胜风沙;沈浩曾任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无私奉献,带领小岗村村民发展经济;张思德同志为烧炭而牺牲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朽的人生价值,毛泽东同志称他的死比泰山还重。不论在哪个岗位,我们都要始终以谦和的心态、昂扬的状态、敢于担当的姿态,对职责范围内的事,用百分之百的心思、下百分之百的气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把平凡的工作做出亮点,以工作的实绩来获得人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