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猪肉不足12元,贸易商仍大量进口猪肉,背后的“猫腻”很显眼

导读:当下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猪肉价格为11.95元,不足12元,随着国内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国产猪肉的价格已经逼近进口肉的价格了,2021年1-4月我国共进口了159万吨猪肉,进口金额为4492百万美元,也就是说进口猪肉的价格基本在9元/斤,如果再计算上长途运输的运费和积压在港口的储存费用,贸易商基本是无利可图,可是贸易商仍然在大量进口猪肉,这背后有什么“猫腻”呢?

进口猪肉在我国猪肉市场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进口猪肉162万吨,2017年我国进口猪肉122万吨,2018年我国进口猪肉119万吨,2019年我国进口猪肉211万吨,2020年我国进口猪肉439万吨,2021年1-4月我国进口猪肉159万吨。

再回想从2016年至今我国生猪价格的走势,不难发现,进口猪肉量的高与低同我国猪价有明显的关系,2016年我国猪价整体偏高,进口猪肉是为了控制国内猪价,2017年和2018年我国生猪产能过剩,猪价进入低谷期,进口肉的数量也随之下跌,2019年下半年开始直到今年的3月份,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史上最强猪周期,也达到了历史最高价,为了缓解猪肉需求压力,不断增加进口肉的数量。进口肉在我国猪肉市场扮演的就是控制猪肉价格和生猪价格的角色,猪价较高时增加进口平抑猪价,猪价较低时减少进口维持关系

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的肉类进口国,我们也适当出口,就拿今年1-4月来说吧,我们在进口了355万吨肉类(含杂碎),同时出口了10万吨。

大量进口的便宜猪肉为何在市场上很难买到

既然进口肉是为了平抑猪价的,尤其是最近两年进口肉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那为什么这么便宜的肉我们在市场上很难买到。这跟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我们日常消费还是倾向于鲜肉,对冻肉并不感冒,而进口肉绝大多数都是冻肉,所以一般不会在市场上直接贩卖。

进口肉进入我国后主要的用途是补充储备肉空缺、销往深加工企业,和销往餐饮行业。2019年我国共投放储备肉17万吨,2020年共投放储备肉72万吨,可是最近3年时间都没有收储的消息放出,说明储备肉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进口猪肉。所以,我们并不是买不到进口肉,只是他在面向我们消费者的时候换了个名字而已。而深加工企业和餐饮行业都是对猪肉进行二次加工后再销售的,吃起来同鲜肉的口感并无二致,也不会影响他们的销售,但是价格比鲜肉便宜,所以他们也偏爱冻猪肉。

贸易商仍大量进口猪肉,背后的“猫腻”很显眼

随着我国生猪价格的大跌,猪肉价格也随之回归理性,当下我国猪肉价格已经不足12元,而单单进口肉的成本价就达到了9元,如果再算上运费、储存费用,当下进口肉相比国产猪肉已经没什么价格优势了。可是进口猪肉量依然很高,3月份我国进口了46万吨,创下了单月最高进口记录,4月份虽有下降,但也达到了43万吨。

猪肉降价贸易商仍大量进口有时候也是逼不得已,因为猪肉从国外运至我国为了节省成本多走的是海运,而海运一般需要35天左右才能到达我国的港口,也就是说3、4月份到港的猪肉是在2、3月份装船的,今年2、3月份猪价虽表现出了下降趋势,但是还处于高位,当时国产猪肉价格依然在20元以上,贸易商进口依然有较高的利润,他们自然不愿在当时放弃进口。

虽说现在进口猪肉失去了价格优势,但不代表以后永远失去了价格优势,近期有媒体报道某贸易商称,如果毛猪价格回升到11.5-12元,他们积压在港口的170万吨进口猪肉就将会陆续进入市场,而如果毛猪价格回升到12.5-13元,那么将会引起冻肉的抛售。按照机构预测,我国生猪价格有望在6月筑底,7月迎来上涨,贸易商当下大量进口就是在为后续猪肉价格的再次上涨做准备,这也类似于屠企和国内猪肉贸易商在猪价较低的时候填充猪肉库存,等到猪价上涨的时候再出手一样。

2019年上半年由于南方猪瘟疾病的突然爆发,导致南方猪价惨跌,最低的时候跌到了3、4块钱一斤,猪肉也便宜到6、7元一斤,不少贸易商利用自己的冷库低价囤积猪肉,到下半年10月份的时候,猪价暴涨到20元/斤,猪肉价格则上涨到30元甚至40元/斤,再考虑人工、储存费用,一斤猪肉纯赚20元以上,一吨就有40000元以上的利润了。当下贸易商依然大量进口猪肉的“猫腻”很显眼,就是为了赚取高额差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