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
墓地简介
望山桥一号楚墓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的望山村,经过两个多月的挖掘探明,望山桥一号楚墓的墓地布局完整,是由两座墓葬和一处车马坑组成,左墓是一号墓,是土坑竖穴的木椁墓,冢方向朝东,墓坑开口长达34米,宽32米,从墓葬的开口到椁盖的深度约有十米,共有13节台阶。左墓又分为东北南北中五个室。在一号墓的西边还有一座车马坑。
墓主身份
目前熊家冢是所在等级最高的墓葬,但是只发掘车马跟殉葬物等附属遗迹,主冢还没有发掘;其次又是功勋一级的墓葬,目前已经发掘的只有荆州天星观一号楚墓,再有就是大司马、左尹、右尹级别,如枣阳的九连墩一号墓、还有荆门严仓獾子冢、包山二号墓等。望山桥一号墓与这些墓的级别大致相当,这些墓主的身份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副总理级别。另外,该墓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特殊,1965年,在望山桥一号楚墓的周边的墓葬中就发掘出闻名中外的越王勾践剑,此外还有还分别出土了吴王夫差茅和越王州勾剑。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对该楚墓作出评价。
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青介绍,根据古代的陪葬制度,鼎和簋可以表明墓主人的身份,该墓的级别与荆门包山二号墓相似,应属于卿大夫级,理论上应为七鼎六簋,但由于当时礼坏乐崩的社会状态,也不排除有僭礼的情况。目前,主棺室文物的发现可能透露出墓主人的身份,待进一步的考证后,墓主人身份有望得到确认。
贾汉清认为,内棺存在高等级人物的玉组佩,预测墓主身份应该是大将军级别。
考古发掘
据了解,从2012年11月开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荆州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已望山桥为中心的楚国大中型墓地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制定了科学、翔实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方案,经市文旅局商报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2013 年8 月26 日,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望山桥墓地考古发掘执照,9月,荆州博物馆开始了对一号墓封土及周边遗迹的发掘。2014年3月11日,第二次批复同意继续发掘,随即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10月18日,正式对望山桥一号墓开始考古发掘。2015年1月8日,揭开椁盖,开始清理随葬文物。
出土文物
望山桥一号墓出土文物600余件,其中部分保存完好的文物多数已在荆州博物馆考古楼完成。稀世珍宝卧鹿和镇墓兽的鹿角也都将在春节前完成工作,经技术处理后即可展出 。
考古发现,这座墓在1700多年前被盗过,但是墓中依然保存有大量的漆木器、玉器、丝绸和青铜器,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发掘出文物数百件,包括有漆木车辕、漆木酒具盒、乐器瑟、兵器戈、矛、青铜剑等等,还有板栗、枣、姜、花椒、莲子等一些香药和干货。荆州是楚国强盛时期的都省所在地,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荆州共发掘了七千座楚墓,但是级别高、规模大的比较早。
此前,考古现场共出土39件文物。考古人员在东墓室底部发掘出多件青铜器,其中铜鬲6件,都很完整,还有熏杯、(音同甫,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饭食的器具)、匕(与勺类似)等,以及铜鼎残片、鼎足。除青铜器外,还出土了漆木器、玉珩、料珠、骨角器、彩绘鹿角等 。
2015年1月17日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整个棺室有两重棺,外棺为方棺,内棺为弧棺,从棺室内共清理出文物79件,主要是竹木漆器,另外有少量铜鼎耳、爬兽和马衔等。在内棺盖的丝绵被中还发现了一块玉璧,保存完好,估计丝绵被中还会有更多的玉器出土。
目前,东西南北四个室中,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有一只用于喝酒的耳杯,上面刻有楚先人视为吉祥物的凤鸟,同时还出土了乐器瑟,兵器戈、予等。
田野发掘工作显示,这一墓葬为两椁两棺结构,椁室虽遭到早期盗扰,仍出土600余件(套)文物,其中不乏。具体包括:凤纹漆耳杯、漆盘、漆奁、彩绘漆卮、漆扁壶、漆猪形酒具盒、竹笥、漆案、木俎、双虎透雕座屏、彩绘车辕、伞柄、马纛、马镳、马衔、车軎、漆盾、戈、戈、矛镦、殳、箭镞、彩绘镇墓兽、彩绘卧鹿、玉珩、玉佩、玉管、玉片、玉人、铜器盖以及枣、姜、花椒、莲蓬、板栗等植物遗存。另出土了一件疑似秦汉时期盗墓者遗留下来的陶汲水罐 。
2015年2月12日,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介绍,望山桥一号楚墓文物打包回博物馆后,考古人员通过扫描技术对棺内物件进行探测,在内棺底部发现一长一短两把铜剑、玉组佩1组、玉梳1件。
新发现
考古人员已有诸多重要发现,一是在残存封土中发现了纵剖面呈三角形的挡土墙,二是墓坑开口处南北对应的“山”字形遗迹,三是在一号墓北面发现了祭祀坑。在同类型的墓葬中,这些迹象十分罕见。
望山桥一号楚墓处于荆州古城与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中间,还是楚越吴三国文化神奇的碰撞点,此墓的发掘无疑为探索吴越兵器不断出自楚国之谜提供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