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之】源头/ 生存/ 文明
她坐在我对面,一束桔红的光在她的左边。我看着她,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向我倾诉着她对于生命,对于世界的迷茫与追问。我并不言语,心中起了敬意。那束光来到她的身上,脸上。她的迷茫与执着在光里闪烁,她从未停止寻找心中的理想,理想是她那团不灭的火焰,虽然现实难堪。光又悄无声息的滑到了她的右边,暗了下去。我依然看着她,出了神,她是我的另一部分。
她是我遇见的第一个追问“生命的存在”的理想主义者。而理想从不使人幸福,只让人痛苦。
在她的倡导、努力下,为期一年的线下读书活动——“文化小课堂”诞生了。以“哲学启蒙”为切入口,辅以历史、文学。以期架构“文史哲”是三位一体的思维体系。很根本,也很宏大。
她做了很多的前期准备,课的内容、形式选择,人员招募,时间安排等。每次安排或变动她总会询问我的意见。而我并没有什么发言权,我远不及她用心。我只是习惯一时兴起,全无章法。活动就安排在她的“泓目光工作室”,一个简而雅致的空间。
小课堂中的“哲学启蒙”已开展二次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家因喜欢与期待而踊跃,笔记做得呼啦啦的,思维导图画得溜溜的,而她则敏锐的捕捉着交流中闪现出独特的观点。这些观点就一直是她嘴里所说“要有东西出来”。我则叹服独立学者王东岳老师从人类文明本源出发,站在最高处,驾驭、融合各学科发展脉络讲课,真可谓“气吞山河”“一泻千里“。听完王东岳老师第一部分《东西方文化与文明溯源》,果然如他所料颠覆了我的认知。而这种颠覆并不是让我坠落到更大、更深的迷茫与纠结中,而是清明。
这部分的学习让我得以抽离,站在“时空”之外,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诞生,文明的起源、文化的形成。这个万物的源头或如老子所言“玄牝之门”,这个源头又以一条生命脉络之线铺展出波澜壮阔人类文明流长演化。只因明确了这个头,明白了这条线,我踏实稳定。就像迷失了母亲的孩子重又回到母亲身边。
无论是文明还是文化都是自然的生发,生存的必然与人类生存内在要求的切合,而不是智性动物(人类)的选择与设计。而这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我放下了对“中华灿烂文化”偏执而狭隘的自以为是的骄傲,抹平了中西文化偏见。而我的偏见是浅薄的,我何尝懂东方文化、又何尝明白西方文化。我的偏见是纯粹的道听途说而已,我为自己感到害羞。同时也为“生而为人”具有的盲目的优越感感到害羞。
文化具有一种天然自洽的遮蔽效应,颠覆了我对文化具有的“拓展”性的认识。那我们的学习将要有意识的突破遮蔽效应之下的舒适感,勇敢接触不同于东方文化的文化。在文化对冲交流中消解狭隘,拓展视野,以期对于异已的人与事多份心平气和的理解与尊重,从而有效消解自身内心矛盾冲突,平和自身。
回归到“生存”这一根本驱动力对人类的驱使。这是一种强迫,没有选择,也无法选择。而人类在生存的努力下无可避免的埋下了灾难的种子。生是自然,灭亦是自然。宇宙有生有灭,如蝼蚁的人类你凭什么绕开这一自然定律。我自不去考虑人类的未来在何方,我将不再费神的张望自己的未来。未来只是一场“悲剧”,“当下”这个联结着过去与未来的动点,才是最实际的把握。
人类的斗天斗地斗命运,以为可以通过改变一切来主宰世界,那是错觉,人类的生存的模式,语言体系,思维方式,政治体系,文化构成都脱不开自然地理环境,物侯条件绝对限制。人类文明只是一种无奈之举,是人类被迫赶出了“伊甸园”失去了自然的馈赠,而必须进行着一场强迫性、扭曲人性的生存挣扎。既然这样,我又有什么好高歌“文明”,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赞颂“进步”。“文明”或许是最大“野蛮”,“进步”或许就彻底的“破坏”。而“文明”的生发、“进步”的前进也不是人类的设计与安排,也只是一种自然的进程与必然。那我又拿什么去埋怨?那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吗?也是一种自然,一种必然?人的主观性在哪里?主观性难道也是一种自然的必然吗?
而我能感受到是当我“无所追求”时,我就平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