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284丨道不远人,就在自己身上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84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15》
孟子说:
仁的意思就是人,仁和人结合起来说,就是道。
这是讲仁与人的关联。天下之理,存之于心则为仁;措之于事则为道,而其要都在我们自身。《集注》言:
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然仁,理也;人,物也。以仁之理,合于人之身而言之,乃所谓道者也。程子曰:《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是也。
仁作为人之理具于人之身上。道不远人,就在自己身上,大则天长人纪,小而日用常行。人就是说,仁是人的本质或者说是本性。《论语集注》亦说:
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行仁。
仁不仅是体现在对自己,也体现在对他人。仁就是拿人当人,首先是拿自己当人,其次是拿别人当人。故仁者爱人。(论语日课002:拿人当人,首先是拿自己当人)
本章可能有佚文。《集注》言:
或曰:外国本,人之下有“义也者宜也,礼也者履也,智也者知也,信也者实也”,凡二十字。今按如此,则理极分明,然未详其是否也。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孟子·尽心下16》
本章重出。孟子说:
孔子离开鲁国,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邦的态度。而离开齐国时,不等把米淘完沥干就走,这是离开别国的态度。
虽然都是离开一个国家,但其迟速却不同如此,孔子为时中之圣,可知也。(孟子日课171丨圣人并非完人,更非高不可攀)
加入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孟子日课282丨不护佑民生的神,不是好神;不为民做主的官,不是好官
论语温故
声律启蒙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三江03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三江02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日诵丨《声律启蒙》上平二冬03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