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崇高感情||李志远

爱因斯坦的崇高感情                 

      李志远

近读《中外艺术家轶事》一书,发现对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崇高感情的一些记述。        
1926年,爱因斯坦在美国的加里福尼亚讲学期间,曾和卓别林相见。这次相见,卓别林后来回忆说:“他看上去是个典型的阿尔卑斯山区的德国人,脾气快活而友善。虽然他举止稳重,我感到其中蕴藏着极为热烈的感情”。1931年,爱因斯坦在洛杉矶时,参加卓别林的影片《城市之光》首映典礼,当看到影片的末尾流浪汉夏尔洛与双目失明的卖花女的辛酸遭遇时,竟像孩子一样流下了眼泪……人们评论说,爱因斯坦对人类,特别是对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以及对人类的进步事业,都有着深厚、崇高的感情。      
  由此不禁想到,同在高科技圈儿内,而我们当今的有些高科技人员,是否也具有爱因斯坦那样的崇高感情呢?       
回答此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近日报上的一则消息:高科技人员职务犯罪,包括贪污、挪用公款等等,近年来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案件多发生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医药技术等经济、科研热点领域,涉及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科研课题负责人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这些人或利用职务之便和学者的特殊身份,蒙骗组织和群众;或采用签订假合同、假协议的办法,贪污公款;或采取“借公家的鸡下自己的蛋”的做法,侵吞科研经费。科技人员犯罪,不仅造成国家投资资本的流失,使正常科研工作受到影响,而且也造成了人才的毁灭流失,确实令人痛惜!        
分析这些高科技人员犯罪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总结概括出两条:一是组织上管理不严,二是其自身素质低下。这无疑都是对的。至于第一条,属于组织上的事,是客观因素,那要另当别论。而第二条,人员自身素质低下,尽管包括“不懂法”等等因素,但根本的,恐怕正是缺少了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崇高感情。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有言:“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可见,对于感情特别是崇高的感情,委实不可等闲视之。高科技人员,科技水平高,不等于道德水平也高。要提高道德水平,就不能没有崇高感情的重要前提。       
爱因斯坦正因为有了崇高的感情,才使他与劳动人民心心相印、血肉相连,铸就了优良的品德,自觉地过俭朴的生活。卓别林在柏林访问期间拜访爱因斯坦时,深感惊异的是,这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却住在一幢又小又简陋的公寓里。房间里铺着陈旧的地毯,家具非常简单,最珍贵的就算那架钢琴了。他的夫人说他并不富有,虽然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他的科学工作给了他百万美元,但他从来没有用过。这与我们眼下的有些高科技人员相比,岂不有云泥之别?法国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鳩曾说:“爱俭朴限制了占有欲。”而没了占有欲,自然就会安分守己,遵纪守法,从而有效避免罪错的发生。       
有了崇高的感情,深知自己的吃、穿、住、行等等所用之物,都是劳动人民的血汗的结晶,来之不易,因而视人民为父母,知恩图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们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里,闪烁着科学家的良心的光芒。良心在,自己总觉得对人民有一种欠债感,总想报偿人民,反哺人民,哪里还会去贪占人民的劳动成果呢? (原载《李志远杂文选》)

李志远作品展示区,点击以下阅读

“作嫁衣裳”之外||李志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