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客]敬古代那些为民实干的好官
文图/浦江客 2021-07-27:11:06
昆曲《十五贯》中况钟艺术形象剧照 (图源网络)
致敬古代那些为民实干的好官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俗语来自豫剧《七品芝麻官》。这句台词风靡一时,广为流传,传递的是老百姓呼唤从政者必须为百姓、为社会多做实事的愿望。
一个称职的从政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实干家,他要用自己的言行和智慧,服务社会、造福社会。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那些事业有成、青史留名的政治家,无一不是靠实干起家,实干兴业,在实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实干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纵观历史,让我们例举几位历史上为民办实事、实干兴业的“好官”吧!
为政不苟的莫濛。莫濛,字子蒙,北宋时累迁大理寺正,屡释疑狱,朝野好评。宋高宗南渡以后,决定整治浙西、江淮地区的沙田芦场,莫蒙被派往处理此事。沙田芦场是南宋重要经济来源,莫濛受命以后,一门心思扑在芦场的整治上,吃住在工地,数年时间便整治出耕田二百五十三万七千余亩,这是一个不俗的业绩!但不久却有人弹劾他丈量失实被撤职,莫濛不为诬告而丧失信念,依旧以国事为重,为政不苟。后来,莫濛又多次被诬告而撤职,但他复职后,还是一如既往地一丝不苟从政。后来,高宗召见莫濛说:“我常记得你以前筹措沙田困难不少,十分辛苦。”莫濛拜谢道:“我职责所在,不敢逃避他人埋怨。”高宗听后称赞莫濛说道:“如果每个担负责任的人都像你这样,天下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殚精求治的况钟。况钟,字伯,明宣德、正统年间苏州知府。苏州府赋税徭役都很繁重,一些豪强奸猾之徒,舞文弄墨,从中作弊,被称为天下最难治的地方。况钟抵任后,“免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刻上书报告朝廷”。他上疏免除了一百六十人的“勾军(征兵),酌情减免四年拖欠赋税七百六十余万石。况钟与江南巡抚周忱精心谋划,苏州济农仓所积累的粟米每年达到几十万石,除了用于赈荒,还用来解决民间的杂办和拖欠田租的问题。况钟处理问题仔细周密,设立两个本子分别记载属下百姓的善与恶,以此来实现奖惩。此外,又设置通关勘合簿,预防出纳人员欺诈舞弊;设置纲运簿,防止运夫侵蚀、偷盗;设置馆夫簿,防止无理的需求。
史称况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百姓奉他如神”。许多单门寒士得到过他的赡助;一些平常凌虐百姓的卫所士兵,见到况钟以后“敛迹不敢肆”;有的上级官员或别地官员路过苏州,都对他心存畏惧。在况钟任苏州知府的日子里,竭尽心智,孜孜求治,不但使得国家的赋税征收得到保证、国库里粮食和银两充盈,老百姓的负担也大大减轻,日子也好过多了。当况钟因母亲去世,需要辞官回乡为母守孝时,合府百姓请求朝廷特许他夺情起复。当况钟因秩满需要迁到他处任职时,府中官民二万余人再次联名向朝廷请求留任,成为一段千古佳话,后世史家这样评论他:“前后守苏者莫能及”。阔里巷间的童谣则唱道:“况太守,民父母”。
奖励农工的杨永斌。杨永斌,字寿廷,清朝雍正年间任广东巡抚。他针对当时“广东生齿繁,民不勤稼穑”的局面,饬令各州县劝民垦荒,同时根据各地地形、气候、民风不同特点,又提出“高亢不宜种稻米的地方,种植大豆、小麦;山坡上种植宜于生长的树木;惠州、潮州民风剽悍,开垦荒田的收入留作粤秀书院的膏火费”。与此同时,他又向朝廷报告,鉴于广东新宁等地土地瘠薄,收入欠半的实际,实行垦荒之田,十年后起科征税。数年间,广东垦田数就达一百八十余万顷,愿意种田的农民多了,居高不下的粮食价格也有了降低,受到百姓的拥护。
关心民瘼的徐九思。徐九思,字子慎,明朝孝宗至神宗五世为臣。他一生官职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嘉靖十五年(1536),徐九思年届四十,初任句容县(今属江苏)知县。当时官场积弊难清,贿赂横行,贪风尤盛,欺民的污吏得到姑息,受害的百姓却持冤难鸣。他刚上任时,抓住一个县吏袖藏空牒窃取印信之案,立即将其依法处置。县府官吏都跪下叩头替他求情,徐九思丝毫不为所动。从此,句容县府人人诚惶诚恐,不敢为非作歹。徐九思处理政务,对贫苦百姓犯有过失务求宽大处理,而豪猾奸诈之徒一旦犯法则坚决严惩不贷。
句容县有条贯穿东西的道路,长达七十余里,尘土堆积厚达三尺,每当雨雪来临,稀泥没至大腿。徐九思从县府经费中节省开支,募人以砖石铺路,行旅称便。朝廷多次派太监到大茅山祭神,句容百姓疲于供给,徐九思就检搜故牒,从贮于府库的盐引金中支取太监们所需费用,使县中百姓不受侵扰。句容发生饥荒,粮价骤涨。他就发官谷数百石以平价卖出,差价由官府补贴。徐九思说:“那些买粮者都是富豪人家,贫困百姓即使是平价也买不起粮。”建议以时价卖出一半,卖粮款交官,剩余的粮食煮粥赈济饥民。家住偏远的饥民,就让他们就近到富人家取,由官府支付粮款,句容县许多百姓因此而活了下来。徐九思说:“即便是天子布大惠,也难以让百姓个个蠲租赐复,全靠我等地方官员根据情况缓急而定。”
(左上图)明代句容知县徐九思画像(右上图)清代广东巡抚杨永斌画像
(下图)成都石室中学教学楼中庭汉代蜀郡守文翁讲学雕塑
振刷风教的文翁。文翁,字仲翁,汉景帝年间任蜀郡守。他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他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里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他还经常选出一些学宫中的青少年在自己身边做事,每次到各县巡查时,更是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在官府中出出入入。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
同时,他选出十多个聪敏有才华的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让他们学习法规法令。他还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让博士们好生施教学生。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后来成为了郡守刺史。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一个合格的为官者,必须有实干的作风,必须有实在的业绩,既要有实干的愿望,更要有实干的本领。唯其如此,才能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百姓,前无愧于古人,后可光照来者。历史是一面镜子,既可照古人,也可照今人。历史又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每个人都不过是这条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是,浪花有大小,作用有不同,而每个为官者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担负的特殊责任不同于普通群众,也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干一番事业,这也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结论。
本帖内容来自新浪网>新浪博客>文史博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