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大革命烈士纪念地诞生内幕揭秘)(3)

  本报率先报道“福州雨花台”

  2001年3月26日,本报在头版头条,以《福州也有个“雨花台”》为题,介绍了牺牲在鸡角弄的部分先烈的故事,因当时临近清明,本报提议“让我们捧束鲜花来到西门外鸡角弄”。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记者特意标出“如果上述提到的革命先烈今天还有亲人在福州,请与本报联系”,记者留下了自己当时的传呼机号码,希望能组织一次先烈后人祭扫英雄之地的活动。

  第二天,本报再次在头版,以《“雨花台”上觅忠魂》为题,报道记者与王实、陈振涛在鸡角弄寻找先烈遗存的经过。

  自2001年3月26日本报开始寻找在“福州雨花台”牺牲的革命先烈及后人,短短3天时间本报就寻找到27位就义于此的烈士,并寻找到更多悲壮的故事:

  最早牺牲在鸡角弄的革命者是共青团福州地委组织委员兼工农委员翁良毓,他受李大钊指派,从上海回福州创立团组织,1926年10月牺牲时,离20岁生日还差4天。翁良毓血洒鸡角弄后,母亲抱着爱子的遗体哭成泪人。她东挪西借凑足20块大洋,才掩埋了儿子的忠骨。

  郑长璋牺牲后,父亲从闽东赶来,在鸡角弄已认不出儿子血肉模糊的脸,最后凭着口袋里一方绣着“革命同胞”的手帕,认出这是郑长璋妻子所绣,才断定这就是为革命捐躯的儿子。

  …………

  2001年3月30日,本报在头版以《英雄亲人今安在》为题,报道记者穿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寻找“雨花台”烈士故事的经历。

  在过去的13年里,每年的清明节和“七一”党的生日那天,都有烈士的后人和市民来此凭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