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才知故乡好
二十出头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学无所成,一心想逃离爸妈的“魔掌”,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经历了一些风景,撞了南墙,最终灰溜溜地逃回故乡。故乡不差,发展势头迅猛,倘若能站稳脚跟也是良好的未来规划。
友直言我是一个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说得直白点还是不够成熟,想法单一幼稚,看问题只抓片面,容易被眼前利益迷惑。一个人的时候,我也在琢磨,这几年走了哪些弯路,收获了哪些领悟,当初的愿望是否心想事成,离梦想是否又近了一步。
辗转多地,我始终觉得故乡才能称为家,短期的出租房不是家,公司或单位的集体宿舍更不是家。相比前者,后者属于暂居地。
我租过一百元一月的房子,民房,洗漱台一长溜,像乡下中学的简易水泥洗碗池,厕所气味刺鼻,令人作呕,要命的是床铺上还有蟑螂大摇大摆地爬过。仅仅住了一晚,我立即找房东索要押金,退租。那一晚,屋里的灯开到天亮,我一宿未眠,坐在椅子上看了一夜的书。我想连夜搬离,但房东的电话已关机,我不可能丢下押金跑路,住进旅社。
我租过一百五十元一月的房子,还是民房,一是便宜,二是离上班的店铺近,那时干起了理发,工资低得可怜。房子可以住人,屋里靠门的位置有一个洗漱台,屋里只够摆一张床。洗澡得去街上的浴室,上厕所得去附近的公厕。冬天不要紧,盖一床厚被子顺利御寒。夏天就煎熬了,没有空调的房间如入火炉,电风扇吹出来的竟是热风。一丝不挂地躺在凉席上,汗流浃背,皮肤紧贴席面,堪比蒸桑拿。房东老头说,你去上班的时候,我接了几桶水给你的房屋降温,怕你热得中暑。我苦笑,不置可否。
租房体验感最好的一次是在2018年,那时我被一家金属厂裁员,和我一同被裁的同事给我推荐了住处,某小区合租房,月租260元,水电费另计。清晨如果起床晚了,那就只好拿着洗漱用具在卫生间外干等着,眼看着时间流逝。屋里除了没空调,其他还算满意,热也热不到哪里去,买两个电风扇,开到最大档,总能把我带进梦乡。
租房是好事,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但不能光图便宜,不然受罪的是自己。在成都的两三年,我一直住在集体宿舍。办公室在三楼,集体宿舍在四楼。宿舍小,四张床,上下铺,我每晚在办公室阅读写稿,上楼的时候往往将近零点。我这人睡眠差,一有响声动静都会搅乱睡意,更别提颇有节奏的鼾声了。室友的鼾声如同打雷,我躺在床上烙饼,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翻身的烦恼中释放着不满的情绪。
这几年我开始攒钱,时不时因为银行卡里递增的数字而喜悦,赚不到大钱,只能攒钱,玩不来股票证券,只能聚沙成塔似的攒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到用时方很少。道理浅显易懂,以后用到钱的地方很多很多,最重要的是,我想在市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个房子不单能遮风挡雨,还能被定义为“家”。
工作八年,我回过几次家,每次回家的感觉都不一样。小镇街上多了几家休闲娱乐场所,多了几家大型的购物超市。小区里停放着越来越多的四轮车,时髦男女挽手同行。比我小的人,我不认识,比我大的人,长得也变了样,又不敢冒失相认。认识的同龄人纷纷结婚生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愿去打扰。元宵节刚翻篇,喧嚣归于平静,去外地打工的人再次打起背包离开。时间的双手推着我们拼命赶路,见识几番岁月的残忍,领教几番现实的无情,揣在心里的事情越来越少,自顾不暇已是人生常态。
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想家就回去看看吧。
不久,我将在故乡扎根。
文|钱先峰
图|网络
钱先峰。
90后作者。
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即将出版《曾经的闯荡充满荆棘》。
总有一天我们会用自己的力量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