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鉴赏——高凤翰的《素袜凌波之图》
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的《素袜凌波之图》(见下图)为纸本墨笔,纵119厘米、横46.5厘米,出自“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之手。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而不同,山东胶州人。55岁时,他右手因严重风湿而麻痹病废,不得已改用左手写字作画,遂改号半亭、老阜、废道人、尚左生、丁巳残人等。他天资聪颖,自幼便能诗画。
在“扬州八怪”中,最数高凤翰命途多舛。右手突然残疾对一个嗜画如命的艺术家来说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可高凤翰偏偏不听信命运的安排。他并未因此消遁,而是坚持以左手更为努力地书画甚至篆刻。这种百折不挠的刚毅精神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艺术之门。早年高凤翰的山水画未脱传统正宗画格,以工细求真。经过艰苦的左手练习,其书、画渐染徐渭、朱耷之风格,愈加妙趣古拙、老辣自由,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也达到了其艺术高峰,为时人所称颂。而《素袜凌波之图》实为壬子(1732)高凤翰50岁时右手所作,当时画成而未题便被携去。五年后,他重见此画时右手已病废,心中不由感慨万千,遂以左手将此事经过写于画面留白处,并题写七言诗一首:“荷叶荷花五尺长,墨痕托出水中央。纵然朽断玲珑骨,不恋污泥也自香。”书法生拗苍劲、气势不凡。这幅右手作画、左手题诗的作品,展现出的虽是一个自然之景,却表露出一种人生的无奈。画中以泼墨大写意手法绘制的风中荷叶线条流畅、墨色淋漓。浓墨勾勒的叶脉在渐次渲染的叶片上带出了生机与动感。淡墨简笔勾画的荷花与草叶掩映其间,摇曳生姿、生动劲逸。画家借诗画表达了内心深处的苦痛和不甘,淋漓的墨色如同在讲述他对艰难生命的叩问以及心底的哀苦。长款书法的加入使全作更像一种书画艺术的综合展示,超越了纯粹的画作,于法度之外求气韵,显得纵逸自由。这种不拘成法的组合成为高凤翰晚年画作的特色。
高凤翰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曾写道:“右手之废,其苦尤不胜言。近试以左腕代之,殊大有味。其生拗涩拙,有万非右手所及。”他晚年作画笔致飞动有逸骨、氤氲流荡如墨戏,颇有徐渭之风范。其左手书法又古趣横生,拙意中带着倔强和不羁,笔意皆自性情中来。诗与画记录了他跌宕的境遇,也传递了一个追寻艺术之人的心气与感怀。高凤翰的人生遭遇加上他在书画上的不断突破与创新,使其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标签。
——摘自《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