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万强

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良好素质的提高,如果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校园内,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这个教育理念出发,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 “研究性学习”。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上的重大突破。我国在“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尝试和探索,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性学习”正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的生长点。

一、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变化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研究性学习试图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经历若干研究性活动后,养成研究性的学习习惯,并且通过研究性学习,也相应地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探究的新的教学方法上来。它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等鲜明特点。目前的研究性学习或强调活动类型,或注重学科渗透,两者各有侧重,又相互兼容,相互补充,相互延伸。

(一)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方式逐渐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从课题的选择到资料的收集,从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到研究报告的撰写,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而且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十分愿意学。正如一位学生所说: “我现在才懂得什么叫学习”。

(二)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接受了最新的科技信息,得到了课本上难以获得的环境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广泛知识,使学生一下子站到社会前沿,与整个社会、时代紧密相连。同时,学生学会了怎样查找资料,怎样整理数据,怎样操作实验、怎样得出结论等等,这些能力正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三)学生的意志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丰富

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在挫折与成功中得到了锻炼,这是任何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经济、交际能力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是口头引导鼓励。研究性学习则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为了完成课题任务,一般都离不开课题组内合作以及课题组间的沟通合作。学生感到:课题的研究需要有分有合,先分后合,形成合力,协作攻关。于是有的学生侧重于资料收集,有的学生侧重于实地调查拍照,有的学生侧重于咨询访谈,有的学生侧重于在其他学生工作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最后课题组提交了一份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通过课题研究,学生之间的交往有了质的飞跃,彼此间有了很深的了解,正如他们所说: “我们的团结、我们的合作是不可估的。”此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也掌握了一些社会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教师主动转换角色,改善师生关系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针对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起初,许多教师担心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能不能走上社会,会不会开展研究。后来,他们逐渐发现孩子们变的好奇、活跃、聪明起来,而就课题涉及的内容而言往往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内容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学生占有的资料比教师还多。教师开始认识到,他们与学生一样,也要主动转变角色。一位指导教师讲: “活动之初,学生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便会毫无保留地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我觉得指导老师不应当充当资料库,而应充当领路人、启蒙者 ┈┈ 他们再遇到问题时,我就引导他们分析,给学生充分想象、思考和创造的机会。 ”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与展评活动之后,许多教师都发出惊叹:“这是我们自己学生做的吗?”“真没有想到学生有这么大的潜能!”“学生的课件演示有些连我们都不会 ┈┈ ”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刻体会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古训,体验到“教学相长”的喜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促进,共同参与研究活动,形成了“亦师亦友”的新型师关系。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问题

(一)学校教学人员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

觉大多数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感到陌生,缺乏 “研究”的经历,在实践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教学思想观念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求相距较远。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对活动课的回归,将之视为对学科教学的“添加剂”;一些教师从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角度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学科学习的深化和延伸,研究性学习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教育功能被掩盖。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如果教学人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稳定的态度,研究性学习将以“活动学习”的表面形式得到实施,但在实施中将以“高成本低效率”的教学效果而中止。

(二)教师综合素质欠缺

对教师而言,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所面对的在知识上与问题上的 “不确定性”远远大于课堂教学。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完善,难以应对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的要求。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当前教师的知识结构还处于离散阶段,这必然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困难。如有的探究要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模式无法达到综合化和实践化,对学生的指导则会显得苍白无力。

2、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已形成定势,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层次,对于培养学生如何在事件中综合和应用理性知识,感到有点不知所措。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指导学生如何去查找资料,但对如何启发、点拨学生运用已有资料,则功效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同样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社会体验,建构实践理念的知识和结构。

3、教师群体合作意识不强,无法达到专业间的合作与互助。一个教师,一个教室,教师“控制”教室已成为学校教学的基本格局,但这割裂了教师之间的协作关系,使得教师形成“单打独斗”的工作思维。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性学习需要的是综合思维,需要的是彼此间达到补充与协作。这不仅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教师指导未能及时到位

研究性学习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但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就可以减轻,教师的作用就可以降低。如果一味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教师的指导,那么研究性学习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的研究将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因此,教师的指导是直关重要的。。但是何时指导、何处点拨,惟恐有所纰漏;有的教师由于对学生研究过程中资料收集,遇到的困难障碍等情况知之甚少而无从指导。这都使得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大打折扣。在研究性学习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出现,提供意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自觉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把握好指导的分寸。

(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选择偏大,课题价值取向偏重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再是由课程专家、学科专家预先计划设置的特定的有体系的知识,而是一个由师生共同从生活实践和现实世界精心选择的学习内容。一个好的课题不仅给研究过程带来方便,更会给研究者增添研究兴趣。选择课题本身,就能锻炼学生综合思考各方面的能力。但对于学生而言,容易忽视了一些社会价值虽然很小却非常有益的课题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