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康熙为他厚葬招致墓被公开挖掘
于成龙:一夜一壶酒,床头已乏钱
随着新老两版电视剧的播放,加上廉政建设的需要,于成龙现在是广为人知,家喻户晓,不过,我还是喜欢老版的于成龙,因为,这新版也随了世俗,竟然也给于成龙加了一身的功夫,在里面比划打斗,这就让人倒了胃口,感觉不太真实了。
对于一个大家都熟知的人物,本来就没有列入写作计划,倒是今天看见一个帖子,是一位叫秦时漢殇的发表在知乎上的,便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觉了,现将原文转帖如下:
“一个汉奸,于成龙生在万历年间,也就是1617年,在1644年大明灭亡时,已经是27岁成年人了,之后满清入关,剃发易服后就直接去考科举了。我真的替钱谦益感到冤屈,人家剃发易服后还为郑成功抗清出力,最后因为水太凉而遗臭万年,而于成龙这个狗汉奸在吴三桂反清后镇压民间起义,却被后世人以廉吏称之。真是大奸似忠。”
现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两个焦点,一是民族英雄,二是汉奸;前者的论点是,现在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上发生的战争,多是兄弟民族间的战争,所以,皆属于内战的范畴,兄弟间打打闹闹的,何必当真。
于是,卫青和霍去病不是民族英雄,教科书上连岳飞岳王爷民族英雄的称号都去掉了。
汉奸其实可以同第一个问题相关联,既然是一个大家庭,那就无所谓这奸那奸的,要说是汉奸的话,那大清朝所有的汉族官员,皆可称之为汉奸了,这不是很荒唐之事吗?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人,即今山西吕梁人;初为广西罗城知县,后升为四川合州及湖北黄冈知州,在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兵部尚书等一系列职务后,终于两江总督任上,时年68岁,谥号“清瑞”。
从简介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没有出身之人,也就是说,他不是进士出身,按照清朝官制,没有出身就不能当官,只能为吏;于成龙的确是从明朝就参加科举,可是一直考到清朝也没有考上。
而从他逝世后的谥号来看也是如此,一般文臣给谥号时,总会是加上个“文”字,如“文正”“文献”等等;而他却因这没有出身,自然是无法享受,于是,只能就他的为官的清廉,给了一个比较少见的“清瑞”。
但他却也是当官了,这是因为清朝有个“大挑制度”,是给中过举人,或者有相当出身的人,作为候选,去那些边鄙之地为官,以补官吏之不足,虽然于成龙在明朝只有一个副榜贡生的身份,但他在清朝时,却是进了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所以是有这个资格的,当然,那是没有好地方去给他就任的。
于成龙是去了广西罗城县当县令,这个地方在当时,那真叫穷山恶水之地,是一个以仫佬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此地山匪横行,地脊人稀,是个为谁也不愿意去的荒蛮之所。
而尽管此时的于成龙已44岁,他告别老妻,怀着“心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踏上了他为官的征途,在罗城的他以诚心,用重典,不惧艰险,勤勉为官,仅用了三年时间,此地便得以大治,民众安居乐业,出现了这一地域少有的欣荣景象,为此,他被评为全省的治理榜样。
因政绩卓著,升任为合州知州,即今天重庆合川,据说,离去之时,全罗城民众痛哭挽留,“追送数十里,哭而还”。
其中有一算命的瞎子,坚持要与于成龙同行,于成龙问为何要如此行事,瞎子答道,我知道你身上没几两银子,肯定是走不到四川的,我跟着你,到时可以挣几文铜板,保你到达四川。
事情果如算命人所言,没到任所钱便花了个干净,真是靠着这算命的,才一路艰辛地到了合川,当然,此事为一流传很广的传说,不管其真伪如何,肯定是当时之人相信,他们的于大人身上,定会有着这样的故事。
于成龙在合川任上,以其一如既往的清廉和勤政,加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亲力亲为,与民为善,爱民如子的亲民举措,将合川治理得民众归心,人烟辐辏,治下安定。
于是,他再一次得到朝廷的嘉奖并升迁为黄州府同知,赴任时,依旧是一捆行李,沿途以萝卜充饥,艰辛地向新的任所走去。
接下来的他更是凭着卓越的才干和优异的政绩,一路地高升,由知府而按察使,由布政使而巡抚,最后直至两江总督这样的从一品高官,并在他23年的官宦生涯中,三获“卓异”之殊荣。
何谓“卓异”?这是源自清朝吏部定期考核官吏制度,文官是三年一考核,只有政绩突出,民众拥戴之人方能入选,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一般政绩优异的官员能入围就很不容易了,而这于成龙居然三次名列第一,可见其官声之好。
于成龙是以廉洁名世,当然,其才能和踏实高效的实干精神也是相伴相随,他为官一地,造福一方,严于律己,不为私利,他的儿子及亲戚们俱在乡务农,清贫度日,家中除了收到这朝廷颁发的一块“卓异”牌匾外,没有从他身上得到过任何好处。
在他为官生涯中,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一生从未经历被罢官和降职,而且,他的在19年间连升11级,从最底层的知县直到从一品的封疆大吏,地位之显赫,升迁速度之快,在有清一朝是罕见的,当然,不包括那些天潢贵胄及火箭提拔,任人唯亲上位之人。
于成龙的快速升迁靠的不是投机钻营,他靠的廉洁行政,造福百姓;靠的是不党不朋,赤心为国;靠的是弊革陋政,敢作敢为;靠的是殚精竭虑,一切以治下百姓的幸福为奋斗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一生节俭,虽然官越做越大,但他对自己的苛刻却是到了极致,他终日饭食只有粗米和青菜相伴,常年不知肉味,因此而被世人称为“于青菜”。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放小儿拳;
试寻野菜和香饭,便是黄州二月天。
这应该是于成龙最为著名的一首诗了,名为《乙卯春题书雪堂》,是他在黄州知府任上所作,当时刚经历过吴三桂的“三藩之乱”,又适逢洪涝之灾,黄州饥民无算,民不聊生。
作为父母官的于成龙一面急报朝廷请求蠲免赋税,一面四处请求钱粮,赈济灾民,并组织民众生产自救,他的俸禄自是早就拿出给了灾民,而自己则同着官府的一众人,到处采集野菜度时光,这首诗反映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时值二月,那些植物都才初发小芽,看似小孩儿的拳头般嫩嫩的,煞是喜人,诗中名为“香饭”,其实是可以想象得出,是一种什么样食粮,他以乐观的精神和笔触,写下了这首面对困难,带着衙役四处寻觅野菜以熬过春荒的生动场景。
一夜一壶酒,床头已乏钱。
强欲禁酤我,通宵竟不眠!
写这首《五绝·无酒》诗时,已是身为知府的朝廷四品大员,他自己好饮酒,但经常是无钱买酒,只能自己强忍着,又因着思乡之情,整夜无眠,以诗记之,堂堂知府大人连一口酒都是奢望,这在哪个朝代能有这个的清廉之官?让人真是一声长叹。
他这样并不是做给谁看,而是伴随他终生的艰苦朴素的精神,他的俸禄不是帮助了穷苦的百姓,就是捐资助学,他只身天涯,为官20年方才一身布衣地回到家乡看望妻儿。
行行复过井陉口,白发皤皤非旧颜;
回首粤川多壮志,劳心闽楚少余闲。
钦承帝命巡畿辅,新沐皇恩出固关;
四十年前经过地,于今一别到三山!
此诗名为《七律·恩假归里葬亲过固关作》,从标题可以看出,他这次回乡,是皇帝特赦恩准回家葬亲,在外奔波,辛勤为官,不带一个亲人,观历史上,无论是包拯包青天还是海瑞海青天,都无法与其相比。
回首关山,四十年前曾过往,当年青丝,如今白发,钦命已下,将赴两江,官阶似烟云,所为皆为民,任重道远,诗人抚旧思今,感慨万分。
于成龙最后是逝于任上,这点电视剧描写得是同史实相契,他是累死的,坐在办公桌前,溘然长逝。
盈千累万,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你披枷戴锁?
一丝半毫,无非百姓脂膏;不加轸惜,怎饶得男盗女娼!
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可以说,他是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百姓,为他们的生计操劳了一生,因为他一生清廉为官,去世之后“仅余竹篓败笥,污衣旧靴,银钱毫无”,如此而已。
观历代为官之人,一品大员,清贫如此,亘古未有,他因而被康熙帝赞誉他为“天下廉吏第一”,出殡之时,百姓齐聚灵前痛哭,“巷哭罢市”,家中设灵位,昼夜焚香祭祀。
逝世后,官家将其遗体派人归葬故乡,长期在外漂泊,为宦后只回过一次家的于成龙,终于又回到了在无数个梦中才能回到的家乡。
康熙帝此时做了一个现在看来很是错误的决定,他着令厚葬于成龙,并破例亲自为其撰写了碑文,其实,这康熙爷的好意肯定是违背了于成龙一贯节俭的主张,也害得于成龙九泉下都不得安宁。
时间到了1947年,又是一次灾荒之年,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当地村民开会决定挖掘于成龙墓,以解燃眉之急,于是,在地下安息了两百余年的于成龙,又面临着他无法左右的灭顶之灾。
后来,据当时参与挖掘之人的回忆,于成龙衣冠整齐,发辫无损,顶戴花翎搁置胸前;人们从墓葬中取出了很多的宝贝,有玉器和金银等等,然后按村中人户数量进行分配,这些随葬品后来当然便拿去换了粮食等急需物品。
但是,有资料说,当时并不是因饥饿才挖坟换粮,而是为了筹集资金发展生产;但却又说是宝贝都拿去换了八百斤棉花,按人头分了,而且每家还分得5个瓷碗和7颗珍珠,真相不得而知。
历史上将故去之人启出,一般都属恶人之行径,包括那令人深恶痛绝的盗墓贼,“史无前例”中被毁的名人墓葬也不在少数,于成龙墓当然也难逃一劫,再次遭到破坏,不同的是,民国时挖地下,这次是将地面上的所有,全数毁尽。
但我想,无论如何,对这于成龙的安息之所,如何能行此之事,要知道,这可是你们的乡党,你们为之而骄傲的先贤啊,这如何下得手去挖?
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也许,饿死事大,也许,在那个时代,没人将于成龙当回事了,也许,就是看中了里面有值钱的物件,还能有什么也许呢?
我实在是找不出理由来解释了,只是不知道,于成龙的骸骨在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因为,当时是没人对此感兴趣的,据说是又一堆地埋在原穴中。
现在,在他的故乡早已建有于成龙廉政文化园,规模还很大,也还是当地诸多名头的教育基地,也是吕梁市一个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了,只是不知道是否要收门票,如果真要收的话,怕于成龙在地下也会不安的吧。
不要以为我这种担心是多余,因为我见过报道,在去韶山的旅游团,都要被强制要求购买几百甚至上千元一个的花圈,以作敬仰之凭,现在而今眼目上,这变相收费和敛财的现象多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事,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