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杆三君子:三根弦上的戏台百态和人间滋味
三弦是各类说唱音乐中常见的伴奏乐器,与古琴、琵琶之类雅乐不同,它身上带着明显的世俗烙印,兴起于市井小民,盛于元代,所奏唱的也是家长里短,人生百态。乐器本身虽不能言,却将器乐化的语言功力发挥到极致,以其独特的伴奏魅力,在民间曲艺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李卿琵琶引
元·杨维桢
李卿李卿乐中仙,玉京侍宴三十年。
自言弦声绝人世,乐谱亲向钧天传。
今年东游到吴下,三尺檀龙为予把。
胸中自有天际意,眼中独恨知音寡。
一声如裂帛,再拨清冰拆。
蛮娃作歌语突兀,李卿之音更明白。
玉连琐,《郁轮流袍》,吕家池榭弹清宵。
花前快倒长生瓢,坐看青天移斗杓。
铁笛道人酒未醺,烦君展铁拔,再轧鹍鸡筋。
我闻仁庙十年春,驾前乐师张老淳。
赐筝岳柱金龙龈,仪凤少卿三品恩。
张后复有李,国工须致身。
酒酣奉砚呼南春,为卿作歌惊鬼神。
诗前原有小序说“朔人李卿以弦鼗遗器鸣于京师”,三弦的前身或可追溯到秦代的“弦鼗”,圆面长柄,上有琴弦,相传是秦始皇时期,征夫修筑长城时调剂繁重生活之用。三弦之名最早在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中记载,“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之搊弹家。”但由于三弦的音色与唐以来燕乐、大曲等宏大的风格并不适配,所以元以前没有大规模流行。
湖上和刘时中二首
元·张可久
一声娇燕绿杨枝,满眼寻芳事。塔影雷峰水边寺,夕阳时,画船无数围花市。三弦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粉团儿。 棹歌惊起锦鸳鸯,开宴新亭上。有新题酒无量,醉何妨?长吟笑倚阑干望。西湖夜凉,吴姬低唱,画舫宿荷香。
明代杨慎据此诗云“今之三弦,始于元时”。宋代以后市民阶层兴起,说唱音乐开始发展。至元代曲词繁荣,三弦始有用武之地。三弦有书弦、曲弦和南弦等分类,曲弦的音色适合独奏,与北方鼓词和戏曲作配,书弦则宜自弹自唱,与弹词等江南曲艺适配。
明代前后,在“吴中”为中心地的环太湖地区,公侯缙绅及富家蓄养私家乐班,传习南北曲和丝竹之乐,先后有江南丝竹和昆山新腔,此诗中所记的三弦,则应为源于江南丝竹的书弦。
日本杂事诗其一O七
清·黄遵宪
弹尽三弦诉可怜,沉沉良夜有情天。
楼头月照人团聚,到老当如鸡卵圆。
除了曲弦和书弦之外,南方地区还有南弦,用来弹潮曲,伴奏昆曲等。有人认为三味线则是由南弦传入日本后改良而成。三味线脱胎于三弦,用拨子演奏,主要用于歌舞伎的伴奏,风格上严肃庄重,反映着浓郁的江户文化。
本期的沧海就到这里啦,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您的看法。
栏目策划:云卿;图文编辑:疏桐
沧海探骊 · 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