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智泉流韵》特邀作家刘畅最新原创散文《拉萨纪行》
刘畅,网名阿刘。男,生于六十年代,籍贯安徽霍邱,学历中文本科。先后在深圳外资及合资企业做过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近些年经商。曾在省地级多家报刊发稿几百篇,并与他人有几部诗文合集。现为网易[中国作家协会]圈子副秘书长(主持工作),《中国作家》电子旬刊编审,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
拉萨纪行 (作者:刘畅)
西藏是一片神奇之地,神圣之地,神秘之地。拉萨更是令人神往之处,自幼便对其充满暇想,感觉遥不可及。直至过了知天命之年,于2018年4月20日,才有幸参与“相约拉萨,心灵之旅——《作家文学》、《百姓文学》西藏采风活动”,飞赴拉萨,踏上梦幻里程。
西藏所处青藏高原是大约1000万年前隆起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海拔4000米左右。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最高峰。据史料记载:西藏古为羌、戎地,唐宋时西藏统一为吐蕃地,元代军政直属宣政院。清分前、后藏和喀木、阿里四部,康熙二年(1663年)起总称西藏。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1965年9月9日成立西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新疆的第二大省区。
高原西藏既有绮丽动人的雪山、蓝湖和草原牧区风光,又有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遗迹。飞过雪山时,我从飞机舷窗俯瞰,白云与雪山融为一体,云涛汹涌,雪山巍峨,叹为观止。下午一出拉萨贡嘎机场,就受到负责此次接待的李景老师热情迎接,他为每位来宾献上洁白的哈达。近30 人的采风团成员从不同省市相继汇聚拉萨。
拉萨,藏语为圣地,佛地之意。海拔3650米,日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拉萨建城始于唐代,迄今1300多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60年设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
4月21日上午,在拉萨迎宾馆会议室举行采风活动见面会,主持人李景介绍了参加活动的特邀嘉宾,他已由陕西入藏工作17年,深深地爱着这片圣地。出于用文学传递对西藏的爱的缘由,策划和组织了此次活动。拉萨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年华、拉萨市文联主席李铭应邀到会。杨年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创作经历,希望通过这次采风活动,可以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西藏,热爱西藏,从而为讲好西藏故事多做贡献。孙艳波和刘明分别代表《作家文学》和《百姓文学》致辞。他们说:西藏的美只有亲历才知道有多美,祝愿大家用澎湃的热情抒发对西藏的热爱,用精美的文字描写西藏的壮美山川。随后,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执行总编梅雨墨为大家进行了2个多小时精彩生动的文学讲座。告诉大家在现代新语境下如何进行散文的创作,怎样才能写好散文,怎样才能得到当下的承认和历史的留存,好散文的标准,怎样提高散文的文采,如何感受散文的美和温暖等。并强调了文艺工作者应肩负的使命担当,和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应有的定力。
次日,采风团一行游览了羊卓雍湖。我事先查阅了有关资料,羊卓雍措:“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措”,湖。连起来,羊卓雍措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
我们从拉萨迎宾馆出发,行车两三个小时,沿途多处可见五色经幡,表达着藏民的虔诚祈福。大家一路欣赏藏地特有地理风貌,既兴奋又满怀期待。由于盘山公路一路攀升至四五千米海拔,我和一些同车人出现了胸闷,头晕等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到了羊湖观景点,这里停放了大量车辆,汇聚了无数游客,一下车,即被眼前美景震撼,碧玉般的湖水与碧蓝的天空融为一体,湖天一色,远处可见皑皑雪山,仿若置身仙境。大家一下子忘却疲倦,纷纷取景拍照留念。
我与好友龙怡珍分别装取一些湖边的泥土和湖中的小石,准备分给亲友留存纪念。并用清凉的湖水净手,仿佛心灵也得到洗涤。若不是考虑到上飞机不能带水,真想再装上一瓶圣湖的水带回去。我们还戴上藏族服饰,骑上牦牛照像,倍感幸福和喜悦。
4月23日,分别参观了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大昭寺,藏语为“觉康”,藏语意为佛殿,是藏传佛教信徒朝圣的终点。大昭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安放其王妃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家乡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佛像而建。大唐文成公主入藏时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也供奉于大昭寺内,成为大昭寺的镇寺之宝。
我们看到众多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前磕长头,场面感人,还有不少人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据悉,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 1995年,确定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在寺内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前,导游告诉我们:当年16岁的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19岁才到达拉萨。历经千辛万苦,历时三年。想想我们只需几小时就能飞到拉萨,真是无限感慨。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布达拉宫。入广场前要走过一条地下隧道,我仿佛进入时空隧道,穿越时空,从21世纪来到7世纪。布达拉宫位于拉萨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玛布日山(红山)上。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民心中,这座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语称此为布达拉(普陀之意)。 布达拉宫是西藏现有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它是公元七世纪,著名的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在迁都拉萨后为与唐朝文成公主和亲而建。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决定重建布达拉宫,经过多年不断建造堆积,直到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才最终成就了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布达拉宫。
据了解,布达拉宫占地约41公顷,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红宫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及经堂。白宫部分是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宫体主楼13层,高约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1000多间组成。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
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布达拉宫在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初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到西藏,如果不参观布达拉宫,就不能说来过西藏。只有走进布达拉宫,才能切身感受藏传佛教的神圣,佛教信徒的虔诚。布达拉宫和其它寺院殿内不能拍照,必须脱下帽子墨镜,这是对佛和神灵的尊重和敬畏。对布达拉宫可以用很多赞美词,但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就是金碧辉煌,这是一种震撼心灵的美。
4月23日下午,我们再次汇聚迎宾馆会议室,先举办书画讲座。龙怡珍和魏来安两位老师先后给大家介绍了国画和书法的创作心得,创作技法,并现场泼墨挥毫。之后进行了采风总结,我代同住深圳,因年事已高,未能入藏的现代作协主席,《作家文学》社长董守和老师宣读了他写的致辞并谈了自己的感想。晚餐后还办了一场晚会,进行了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大家各展才艺,其乐融融。
4月24日,结束行程,踏上归途。此次“相约拉萨,心灵之旅——《作家文学》、《百姓文学》西藏采风活动”,是对心灵的一次净化,是对灵魂的一次洗涤。此次进藏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戴上洁白的哈达,第一次喝上了青稞酒和酥油茶,第一次吃上了牦牛肉。
通过参观游览,对西藏有了真切认知。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稀少,日照充足,气候宜人。西藏天空碧蓝,湖泊清澈,山川壮美。藏族人民善良智慧,虔诚坚韧。我们用相机记录了这里的自然景色,藏式建筑及朝圣的人流。我们也在内心深处永存这份美好记忆。
通过学习交流,对生活有了不同体验。见到了几位在网络上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并结交了一些新的良师益友。成员中刘明,何凤仙伉俪偕行,马行云,马可父女相随。处处让人感受浓淡的亲情和友情。衷心感谢此次采风活动的主力单位:《作家文学》和《百姓文学》杂志社,承办单位:拉萨市文联和陕西商会。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3) 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必须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