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办丧事的人家吃斋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孔子当天哭过,这一天就不唱歌。

解读:

先说说这句话和前文的关系。孔子在《雍也》最后总结到“仁之方”,《述而》开始就具体讲了“仁之方”,最后归结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志于道究竟是什么样呢?“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然后又具体说了怎么“诲”的——启发式教育。到这里,“志于道”已经讲完,开始讲“据于德”了。后文,依次还要对“依于仁”“游于艺”进行展开,到时候再讲。孔子怎么“据于德”的?下面看我给你解释。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一般解释为“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如果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当然是没错的。我为何要解释成为“在办丧事的人家吃斋饭”呢?主要就是依据“未尝饱也”来判断的。孔子还说过一句话“斋必变食,至不多食”,所以,我认为孔子不多吃是因为这是斋饭,斋饭肯定只有在办丧事的人家才有。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是说孔子在吃斋饭这天哭过,就不唱歌。首先我问一下,孔子吃斋饭是不是一定哭?人是有感情的,但不是对谁的感情都深厚,即使是邻居死了,你也不一定会哭。所以,我认为孔子吃斋饭有时会哭,哭了这天就不会唱歌,但是不一定每次吃斋饭都会哭。但是,后来丧事上的哭就有点变味了。对于办丧事的人家来说,必须哭,不哭就不孝。这种强制的道德习俗就成了人的枷锁。其本质上违背了仁,因为仁讲究内外一致,内心没有达到哭的程度,你偏要表演哭,就是伪。

给死者的诗歌叫做挽歌,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汉朝后,唱挽歌成为朝廷规定的丧葬习俗之一。本句话的歌是与挽歌相对的歌。因为歌本来是应该高兴的,但是在丧事上,对于孔子本人来说,死是大事,他高兴不起来,对于办丧事的人家来说,丧事是痛苦的,你如果歌就是不尊重别人。

现在回过头来问一句,孔子为什么吃斋饭不吃饱?如果说“斋必变食,至不多食”,这句话是从礼的规定来解释为什么不吃饱。那么,这句话还不能与“据于德”相对应。生与死是人的大事。对死者的同情才是孔子不吃饱饭的原因。人皆有恻隐之心,这是人的本能。对于“死”这个人的大事的尊重才配得上德。

孔子如果哭了,肯定是真哭,所以才不歌。那么,我又问一句。为什么哭了之后就不歌。这就是德的重要性的表现了。德不是一秒钟的事情。它是你长久以来的表现。所以,德行、德行,是要看行动的。现在有一话说“变脸比翻书还快”。这样的人或许有才,但必定没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