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0171】焚书

通鉴原文
丞相李斯上书曰:“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非法 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制曰:“可。”
月残读鉴
焚书这个事情,部分正确,不全错。

都说焚书坑儒是秦国最大的罪恶,这里看焚书的出发点,是为了大一统,为了全国形成统一的意识,让每个人都安分,让所有人都变成秦国人,不再有六国,让思想归于一统,这件事情,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正是因为有了一统的概念,才有中国这么多年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概念。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才是大一统国家,而不像欧洲现在这样,四分五裂,不同派系,不同语言,现在搞个欧盟,感觉又想大一统,看来,大一统才是人类最想要的正道。

他不对的地方,就是不应该焚烧这些书籍,而是要保存起来,作为国家的资料,形成国家的图书馆,这一点,他没有做到保护的作用,以至于很多史料缺失。这是焚书的大过错。

不过,不管怎样,焚书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生长在红旗下面的我们,更应该理解这一点。

恩恩。

打破一切,按照秦法来,这,才是正道。

参考译文
丞相李斯上书说:“过去诸侯国纷争,以高官厚禄招徕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已定,法令统一出自朝廷,百姓理家就要致力于耕田做工,读书人就要学习法令规 章。但今日的儒生却不学习现代事务,只知一味地效法古代,并借此非议现实,蛊惑、扰乱民众,相互非难指责现行制度,并以此教导百姓;闻听命令颁下,就纷纷根据自己的学说、主张妄加评议,入朝时口是心非,出朝后便街谈巷议,夸饰君主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标新立异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煽动、引导一些人攻击诽谤国家法令。这种情况如不禁止,就势必造成君主的权势下降,臣下结党纳派活动蔓延民间。唯有禁止这些才有利于国家!因此我建议史官将除秦国史记之 外的所有史书全部烧毁;除博士官按职责收藏书外,天下凡有私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人,一律按期将所藏交到郡守、郡尉处,一并焚毁;有敢于相对私语谈论《诗》、《书》的处死;借古非今的诛杀九族;官吏发现这种事情而不举报的与以上人同罪;此令颁布三十天后仍不将私藏书籍烧毁的,判处黥刑,并罚处修筑长城劳役的城旦刑。不予焚烧的,是医药、占卜、种植的书。如果想要学习法令,应以官吏为师。”始皇下制令说:“可以。”
在 不断学习中成长!
人鉴,明得失;
史鉴,知兴替;
铜鉴
,正衣冠;
以史为鉴
通鉴小故事
微信号:yezidis
QQ群:115853998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日课057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57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

  • 道德经解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这话出自<道德经>第57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 ...

  • 两个大一统王朝之后的朝代,直至灭亡也无外患,为何会没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面临着外族的威胁,即便是那些强大的王朝,依然也有弱小的时候.我们都比较熟悉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汉武帝手下有多员大将,特别是卫青和霍去病,面对匈奴,战无不胜,但是强盛如汉朝,在汉高帝 ...

  • 安于故俗

    安于故俗 [拼音]:ān yú gù sú [释义]: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

  • 历史故事----商鞅变法(潘长宏)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 ...

  • 西周完了之后是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西周完了之后是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战国时期秦国击败了所有国家实现了大一统 就又有了秦 流水图是: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 ...

  • 历史上著名的变法有哪些?变法之始李悝变法,经典变法商鞅变法

    变法之对一个国家的法令制度做出重大的变革,为此而变强,国家进行变法可以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还可以提高军事实力,或者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或是改革政府机构.减少赋税.重视农业等一系列的政策,变 ...

  • 秦朝二世而亡,理性分析原因,可能远不止赵高和胡亥那么简单

    秦的覆灭比兴起更值得关注和研究,因为于秦而言,秦虽然最后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于天下而言,秦统一六国所造成的人口损失远少于秦亡以后人口数量的减少.而且在中国,农民的数量远远多于朝堂和军人,他们耕种的土 ...

  • 江陵焚书:亡国都是读书的错

    如果粗略勾勒一下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大约如下: 司马篡魏,是为西晋. 武帝司马炎分封天下,一口气封了二十七个司马王. 然后是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匈奴鲜卑羌氐羯,乘虚而入,抢占了大半个中原. 晋朝衣冠南渡 ...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焚书的争议为何那么大?你读懂了吗

    公元前221经过十年的征战,秦始皇灭掉六国一统天下:自视功高三皇,德迈五帝的秦始皇开始了一系列大兴土木的各项工程,如:征调百万民夫修建万里长征.驰道:动用七十多万民夫修建始皇陵,陵墓修好后将修陵的工匠 ...

  • 《焚书坑》: 唐·章碣 “ 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诗中一首讽刺秦始皇的绝句,结尾千古名句,却被误解为读书无用 党翟解读关注昨天10:14大家好,我们的搞笑小探探八卦圈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秦始皇是历 ...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

    淳于越是齐国人,职位是博士.博士就是负责议论政事和掌管礼仪的官员,始皇时期有七十个,领班则叫"仆射"(射读如夜).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国宴,七十位博士集体上前敬酒.仆 ...

  • 读《焚书坑》有思

    读<焚书坑>有思 项刘无墨易竹帛, 莫测汗青打扮多. 指鹿为它遗万古, 华而不果亦磋砣. 2021.5.20于安庆长江大堤

  • 谢兴尧:焚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世则坑儒焚书. 我自30 年代至60 年代,无论居京旅沪,在汴在蓉,经常出入书肆,搜求旧籍,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质量上新旧都有,数量上则满坑满谷.因懒散成性,未暇整理,于是架上桌上, ...

  • 周亮工晚年焚书心迹略考

    一位著名作家于晚年自焚己著,在中西文学史上皆属鲜见罕闻.清初诗人周亮工即为其一.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一字减斋,号栎园.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曾任莱州府潍县令,浙江道试御史.顺 ...

  • 平王东迁是为了避犬戎吗?秦朝焚书,隐瞒了诸侯博弈的真相

    在各方矛盾日益尖锐的西周晚期,王位继承权的归属问题点燃了战乱的导火索.最终,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自此,周朝王室走上了衰败之路. 周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邑,而东周也始于"平王东迁" ...

  • 刘邦建立的一机构,补救了秦始皇焚书之祸,还助推司马迁成就史记

    谈及人类历史上的图书馆,最广为人知的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阿拉伯人的智慧宫.瑞士的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等,这些图书馆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一页. 鲜为人知的是,作为历史更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