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道之论 | 第2章 表里,重要的阴阳 (1)
原创 姚志军 腔调中医 1月23日
和你一起,寻找能点亮生命的那一盏灯。
姚志军,寻灯人,居下馆馆主。
栏主说:
中医的发展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创新。这两者的催化剂就是分享。愿意分享、敢于分享、不吝分享,才能百花齐放,共同进步。本系列文章研究和撰写所费时间甚多,也是抱着分享成长的态度。如果您觉得本文值得分享,请转发朋友圈分享出去。如果觉得不值得,当然就不必分享,这也是一种反馈。谢谢大家!
第2章 表里,重要的阴阳(1)
表里这个概念大家太熟悉了,其重要性无可置疑。不过很多人都以为表里仅是中药的概念,而针灸里的表里只是手太阴手阳明表里经的概念。这种理解大错特错。且容我沏茶品茗慢慢道来。
在《针道大成》一文里,我们探讨了杨继洲心目中的针道是“或通其气血,或维其真元,从而四体百骸,一气流行”。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仍需要继续的探讨。
气血不通如何判断?气血不通的位置在哪里?
同样,我们看看杨继洲是怎样想这个问题的:
其中,
这两句话是对应的关系,第一句话是诊断,第二句话是结果。
两句话里,阴阳、表里、荣卫、脉络是四对配对关系,五气的相克相生的实质也是两两对应的关系。
“阴阳和,五气顺,荣卫固,脉络绥”的“和,顺,固,绥”都是形容词,对应的反义词都是不通。阴阳不通,五气不通,荣卫不通,脉络不通,表里不通。
不通点就是堵塞点,堵塞点的两端就是阴阳,就是表里。一条道路随处都可以是堵塞点,但关键的堵塞点往往是在两条主要干道的交叉点上,最容易堵塞,同时影响面也是最广阔最严重。
但如果堵塞不仅是一个点而是一层,分开的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层面,犹如划江而治、画地为界一样,影响更为深远。所以,杨继洲在诊断上首先就是要找最核心的关键层:“探脉络,索荣卫,诊表里”。
这里面先要澄清几个概念。
大家很容易看到,两句话并不是完全的对应关系,第一句里有表里,无阴阳五气,而第二句则反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还是需要从《针灸大成》里面寻找答案。
首先,我们看下杨继洲所选择的《素问》调经论里的相关内容: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实。
很明显,这里的阴阳就是我们常说的肌肤之表,内脏之里。
再继续看下去:
这里出现了表里,但这个表里并不是指代肌肤之表内脏之里,而是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五气在这里出现了。
所以,古之阴阳就是现之表里,而古之表里,即是现之五气脏腑。古今混淆,就变成了阴阳表里五气混为一谈的局面。这样再看回杨继洲的那两句话,大体也就明白,它们实际还是完全对应的关系。
但《调经论》仅是杨继洲所引用的,到底他自己是怎么想的,还需要看他自己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