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加减治慢性咽炎医案、配方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之一,慢性咽炎的主要表现为咽喉干痛不适、异物感、紧缩感,其病理变化:慢性单纯性咽炎,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黏膜充血肥厚,黏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
本病中医称为“虚火喉痹”、“帘珠喉痹”,归属喉痹范畴。喉痹的病因病机归纳为痰热、虚火、津不上承等。病因为余邪未尽,粉尘、浊气刺激,嗜好烟酒,辛辣饮食等方面的不良刺激,慢喉痹多由急性喉痹、急乳蛾或外感热病,治不得法转化而成或因长期受化学气体、烟酒辛辣、粉尘刺激而诱发,亦有因情感不畅,思虑过度而致者。《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是对本病的最早论述。历代医家有较多的发挥。如《丹溪心法》认为“喉痹大概多是痰热”。《景岳全书·咽喉》云:“格阴喉痹,由火不归元,则元根之火客于咽喉而然,其证则上热下寒,全非火证”《喉科心法》
认为系“肾火真阴亏损故也”。《脾胃胜衰论曰:“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医学入门》
云:“色欲动肾火,火炎上攻,咽隔干痛”。在症候上,《伤寒论·少阳病》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医学纲目》有“盖病喉痹者,必兼咽嗌痛”等描述。痰热、虚火日久伤阴灼络成瘀。因此临床应用温胆汤加减,以清火解毒化痰祛瘀可作为治疗慢性咽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医家们还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对慢性咽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本病阴虚组主要处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状态;阳虚组处于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状态,与健康人比较,均有显着差异。认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咽局部病变与全身阴阳失衡相互影响的中介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温胆汤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
【临床应用】
秦氏观察病例80例,男性15例,女性65例。单纯性咽炎75例,并慢性扁桃体炎5例。年龄2~14岁11例,15~45岁51例,46~62岁18例。病程在1~6个月者47例,7个月~1年者22例,1年以上至3年以下者11例。证候表现:有急喉痹反复发作史者,感咽部干燥疼痛或伴异物感,咽痒即咳,咽部充血暗红或黏膜肿胀,咽后壁可见滤泡,有少量黏稠痰,舌边尖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辨证属痰瘀壅结型。治疗方法:以桃红温胆汤加减。疗效标准:痊愈为咽部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好转为咽部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效为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治疗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痊愈59例占73.8%;好转18例占22.5%;无效3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秦氏15以桃红温胆汤为基础方,药用:桃红10g,红花8g,川芎10g,竹茹10g,枳实10g,陈皮12g,京半夏12g,茯苓20g,桔梗15g,射干12g,元参20g,僵蚕10g,黄芩15g,银花20g,连翘15g,甘草6g。前服法:先用温水浸泡30min,煎沸20min,每次煎至100ml,煎3次,3煎混合,分3次缓慢含口咽,每日1剂。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忌食辛辣香燥食物及烟、酒、糖等。组方可随症加、、
减:体质壮实,痰热壅盛者可加重银花连翘、黄芩剂量;阴虚火盛,咽燥甚者去银花、连翘,酌加元参、麦冬、黄柏脾胃虚弱者酌减清热解毒药剂量,加白术、神曲。每服7剂为1个疗程,间隔5天开始第二疗程,观察3个疗程统计疗效。取得明显疗效。
赵氏18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22例,治疗方法: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法半夏、竹茹各12g,陈皮、茯苓、枳壳、天竺黄、莱菔子、天花粉各15g,胆星10g,鱼腥草3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治疗2周统计疗效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自觉症状消失,咽喉部检查正常;好转: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或好转,体征部分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或体征无明显变化治疗结果:治愈15例,68.2%;显效6例,占27.3%;无效1例,占.5%;总有效率95.5%。
【病案举例】
(1)杨某,男,30岁。1996年11月29日初诊。患者自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反复发作已5年,咽部曾出现过溃疡。西医诊断为慢性咽炎,服用抗生素效果不佳。此次发病半月,自觉咽喉疼痛,灼热,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胸闷,痰多黄稠,微咳,口干不欲饮。查体:咽部色红,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舌质淡苔黄厚腻,脉弦。辨证为痰热壅肺,上迫咽喉。治以清热化痰,宣肺利咽。处方:黄连、法半夏、竹茹各12g,陈皮、茯苓、枳壳、天竺黄、莱菔子、天花粉各15g,胆星10g,鱼腥草30g,甘草3g。水煎服,1日1剂。服药5剂后,咽喉疼痛减轻,痰色变白,痰量减少继服上方10剂,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舌脉恢复正常,观察1年未见复发。18按:温胆汤,常用于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痫等,秦氏临床应用于慢性咽炎,收效明显。中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内因多为肺脾胃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多为风热邪毒侵犯,热毒循经上攻,以致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发病。临床治疗颇为困难,往往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现代医学进一步探明了本病的病变与脏腑阴阳盛衰病理变化上的联系和影响。“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初病在气,久病人血”、“百病多由痰作祟”
的理论,因此从痰瘀论治,观察结果表明,应用温胆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