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扛,河南一定“中”!

河南暴雨牵动人心。危急关头,有人挺身而出,逆流而上;有人捐献物资,奉献力量;更多的人则是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文字类的公众号,我们来聊一下河南方言“中”,相信河南人民一定中!

河南话中的“中”表示“行”“好”“可以”的意思,要了解这个含义的由来,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中”字的起源及演变。

甲骨文的“中”像一根长杆,上下有飘带,长杆中间有圆形的指示符号,表示中点、中央等含义。金文延续甲骨文而来。小篆省略飘带,并将中间的圆圈写作“口”字形。隶楷延续小篆而来。

“中”是一个指事字,本义是中间、中央等。

我们国家的名字是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期,见于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之上。“中国”本指指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周朝人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四周被南蛮、东夷、西戎、北狄等民族环绕。汉朝之后,“中国”成为朝代的标志。中国的“中”类似于网络热词“C位”,是指核心中央位置。

“中”还有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含义,儒家追求的中庸之道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是说中庸作为道德是至高无上的,人们已经缺乏它太久了。

《论语》中还有“过犹不及”“中行”“允执其中”等说法,都是中庸思想的体现。

《中庸》则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更是将中庸作为了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可见儒家对中庸的重视。

“中”由不偏不倚,可以引申为适宜、得当,并进一步引申为好、可以等意思,基本就是河南方言的用法了。

总结一下,“中”的词义发展路径大体如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