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先知道何建明这个名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鲁迅文学院读书时在《中国作家》杂志读到了他的《落泪是金》和《中国高考报告》。2002年7月,他的《根本利益》荣获《人民文学》特等奖,我的《鹰击长空》获《人民文学》二等奖,我们同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相识,他还和他的主人公梁雨润共同为我在现场购买的《根本利益》签了名。2013年,我们又在沙家浜全国报告文学年会上见面,他送我走时,我们合影留念,我提出:“下一次会议在我们河南平顶山市举办!”2014年我们又在鲁山年会重逢,他在讲话时称鲁山会议规模最大,组织得最好,可以载入中国报告文学史册。2015年我们在山东济南年会见面,2017年我们又在浙江湖州年会重逢,2018年我们在贵州习水年会见面,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最近又读了何建明创作的全国第一部战疫长篇报告文学《上海表情》(《中国作家》2020年第5期)这部力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疫情期间,上海在最困难时刻的真实情形,既是疫情下上海的真实状态,也是作家何建明滞留上海的真实感受,可谓“疫情与心灵的碰撞之作”,读后令人百感交集。到目前为止,这是第一部完整反映上海抗疫前线的文学作品,全面准确地阐述和解释了一种城市精神,而我们所追求的当代文学价值更是于其中获得呈现。
疫情中的“上海表情”复杂而丰富,是上海人平时并不多见的一种特殊表情,异常精彩和独特。作者在“序言”中特别提到了他为什么要表现这份大上海的疫中“表情”,那是因为“从‘0’到‘0’的‘上海方案’,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到现代城市史中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诗篇,再看看重新恢复生机与繁荣、欢快与美丽的上海景象,我自然愿意把战‘疫’中的‘上海表情’,以‘疫中人’‘城中人’的视角,来向读者呈现……”作者坦言,疫情使他意外地“被留在上海”100天,却也让他“有了足够的机会每天细细去感受和观察这座城市在大疫之中的每一份表情”。而“这份从起初掺杂了未知、牵挂、紧张、寂寞、孤独甚至恐怖色彩,到后来的温暖、感动、振奋、热血沸腾。”书中从“0”到“0”,讲的是上海从最初的疫情“0”数到最后的患者归“0”的全过程。正如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疫中上海”是一个具有强大自控力、自管力和自觉抵抗大疫能力的城市。在平时,我们讲“上海精神”通常是笼统的、概念的东西。然而在疫情中的上海精神,尤其是在作家的文学叙事中的“上海精神”则显得那样真切和生动、精彩而感人。文学家笔下的“疫”中上海精神,具体在面对突发事件后的迅速出击、决策果断的战斗作风之中。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各地、各国对待这样突发而来的大疫情时,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哪个地方、哪个国家高度重视和采取的措施得力,那个地方、那个国家就少遭殃。反之亦然。在这一点上,上海的反应之快可以说是全国少有甚至没有的。从专业的疾病防控单位、卫生系统的各大医院,到上海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早就进入了战时状态,并且迅速启动了“一级响应”。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和被称为“生命方舟”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治疗中心即时投入了使用,第一时间发现和确诊的新冠患者、疑似病人迅速全部被集中隔离、集中治疗。与此同时,全城各个环节同时启动战时措施,市区与外界连接的陆、海、空交通枢纽也进入了临战状态。作家在作品中通过“点”“面”的采撷和描述,让我们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在疫情之中的“第一时间”里,上海人民在抗疫战斗布局时雷厉风行、毫不犹豫的战斗作风,也正是这种对城市、对人民的高度负责之心,才使得疫情得到了最快的控制,也让我们看到了上海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遇惊不乱、遇疫有法的处置能力。“上海不能沦陷!”和“战疫大幕提前拉开”两个篇章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上海人民在疫情之初“全民动员”“全党行动”“政府开足马力防控”等高涨的战斗情绪,也生动形象地通过车站、码头、街头、商店的工作人员,表现出疫情最初的紧急情形。当有机构预测,上海将成为武汉之后的中国第二个疫情大暴发城市、预期将有80万人感染的消息传出时,上海人给出的回答是:“上海不能沦陷,绝对不能!”随之,上海各条战线迅速行动、精准布局,处处可见铁拳般的执行力度。自然,上海绝对没有沦陷,而且还成为了中国战疫工作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作家通过自己亲身在车站、酒店、商场和社区所感受到的科学、精细、到位的防治措施,通过现场所见所闻的具体人物、事件,阐述了“上海精神”、呈现了“上海表情”,通篇给予读者栩栩如生、可触可摸的真实感。科学、严谨、规范是上海战疫精神的一大突出表现。作者在“战争风云录”“比较后,才知道谁的城是真正的城”“大街小巷内的‘游击队’”“屏牢与屏不牢”等章节里,都有生动形象的叙述。比如,在疫情刚出现时的商场,服务员早早地让购物的人群保持距离。疫情进入暴发期后,每天晚上都要召开的上海各级防控会议上,从市长到区委领导、到街道和社区的干部匆忙的身影,到浦东、虹桥两个机场根据疫情防控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一整套措施,以及防控人员如何调整战斗姿态、落实到位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细微精致的叙述,让“上海表情”中的精神光芒聚焦得格外璀璨。作者用文字向全世界展现的“上海表情”,其实是一个完整版的“上海方案”“上海精神”的文学教科版,值得其他城市学习与借鉴。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叙事本身的最终目的是呈现一个作家的精神和思想。正如作者多次提到的那样,《上海表情》是他以个人的视角在讲疫情中的上海故事,并声明内容和观点“比较私人化”。《上海表情》的可贵之处,恰恰正是因为它的个人视野,所以才更可信、更立体,也更生动,更能体现文学精神。我们所说的文学精神,它作为一种理性智慧的结晶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品格,始终是优秀作家们特别关注的文学书写目标。在崇尚理性的时代,强调文学艺术对人类精神的表现,追求文学艺术自身精神的完整,是符合每一个时代中人们对文学艺术所期待的价值目标的。何建明的《上海表情》就是他对这座城市的一份特别的情感表达,其视野独特,准确细微地表达了疫中的上海从未知、紧张,到慢慢冷静、理性,直至战争疫情的整个过程。90余天里,何建明目睹了这座中国大城市战“疫”中的种种“表情”。业内评价,《上海表情》也是大疫情时期的中国表情的聚焦,它对世人重新认识上海和中国具有特别意义。“对个人来说,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与成长绝对很重要;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和这个城市有什么样的水准其实已经关联到我们的生命长短与生命质量问题了,城市环境与城市素质有时会决定你的命运好坏和生命长短。一场大疫使得这样的问题更清晰地搁放在我们每个人面前。”何建明坦言,他庆幸整个大疫时间里都被一个伟大的城市所庇护着。“什么样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对做得好、又为人民创造幸福、安宁和美丽城市的,理当礼赞。”在乌云密布、黑云阵阵的疫情中,谁在如此“硬核”地保卫这个城市?文学聚光灯投向了一批“守护者”——有与病魔较量的医务工作者,有为城市正常运转而奋斗的劳动者,有战斗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工作者,有自发投身抗疫战斗的志愿者……他们不分职业、无问年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回忆起17年前那场“非典”战役,何建明曾接受到前线采访的任务,每天不能回家,蜗居在西四胡同一间房子里,过了两个来月。今年长居上海,何建明从另一角度打量理解一座城市和人、和自然的关系。从酒店窗口眺望黄浦江景,船只不复往日热闹,但平静中透着有序,“我用眼睛观察,用实感体验,无论是黄浦江上的船、酒店楼下的小猫还是打扫卫生的服务员,都给我心灵的触动。我看到的上海表情,凝重的、平静的、温情的、到位的……这座城市的严谨和果断,远远精细、精致于其他城市的管理,是我的亲身体验。那些闪着灯光的大楼和居民区,给这个摒牢的城市重新点燃了生机与爱的活力。”近几年,何建明一口气书写多部与上海息息相关的“城市传记”——既有全景展现浦东开发成就的《浦东史诗》,也有庆祝的《革命者》和抗疫实录《第一时间——写在春天的上海报告》等。“城市在变化,文学也在变化,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应有与之匹配的文学书写。我们当然需要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具有亲和力的记忆文学;同样也需要大刀阔斧的大历史写作,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上海的成长,乃至在特殊疫情期间的使命担当与无私奉献。”何建明认为,此时的“城市表情”是最生动、丰富、立体也是最真实和深刻的表情,它是城市内在的质的呈现。抓住了这种“表情”,也就等于抓住了“城”的精神与灵魂,以及它的本质问题,书写也就不再盲目和无从下手。“作家面对现实要公平公正。什么样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对做得好又为人民创造幸福、安宁和美丽城市的,理当礼赞。”1月15日,为一个写作采访,64岁的何建明来到上海,“我到上海那天,正是上海的‘一号病人’到医院求诊的日子。”昨晚参加“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特别网聚活动前,何建明谈及近两个月在上海目睹、感受到的一切。这位前军人、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这几年来上海的频率不低,为了采访常常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浦东史诗》《革命者》是他接连交出的成果。但鼠年春节前抵沪,竟一直在浦东的酒店住到今天,这是他未预料到的。“我是作家,我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座城市。”一个多月后,何建明已完成20万字《上海表情》书稿,即将由作家出版社推出。除了这部书稿,他还写诗、散文、纪实作品。上海和全国读者通过网络,读到了一位和他们一样心情跌宕起伏的作家的真切感受。眼下,他正在创作长篇报告文学《第一时间——写在春天的上海报告》,预计4月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月20日,读到国家卫健委确认上海首例输入性确诊病例的新闻,何建明“心惊了一下”。在3月9日刊发的报告文学《上海抗疫的“第一时间”》中,他写到自己的内心活动:“病毒这么快就传染到了上海呀!转念又想:这么大的上海,出现个把病例,也属‘太正常不过’的事吧。后来我知道,正是从这一病例挂上‘号’后,整个上海就在第一时间开动了防控机器,甚至精确到每一个细节。后来有人嘲笑‘上海人怕死’,这其实是因不了解上海人做事风格而产生的极大误会。”“于是我每天站在窗口/看到了奔流不息的你时/我总是默默流泪/默默祈祷/为了我的城市/我的人民/还有大批大批被隔离的/患者以及冲锋在前线的医生和护士……”2月初,在第一首诗《致黄浦江:你在流动,我心泪随动》中,何建明这样写道。从酒店窗户望出的黄浦江,是何建明在上海最常凝视的景色。“早上涨潮时,吴淞口的船排着队,带着革命者的新鲜血液,来了一波又一波。夕阳西下,潮退时,一排排船带着革命的富饶资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在作家眼中,这是一幅壮丽的画面,“这就是大上海的概念和品质。”疫情期间,黄浦江上的船只越来越少,往日的热闹不复。“陆家嘴的灯光还是这样亮,但街上没有一个人。我的心情和所有人一样。”困居酒店,何建明时时关注疫情信息,也通过之前采访结识的相关人士了解情况。意外留在上海,他看到很多生活细节。在散文《‘疫’中小夜曲》中,他写了酒店楼下小径上“一家三口”流浪猫,因为无人路过,已经饿了多日。本不喜猫的他,“宅”生活里多了一份责任——给猫带食物。发出亲昵叫声的猫,让他第一次从另一角度打量、理解人和动物、和自然界的关系。“当我再仰望黄浦江边的那些闪着灯光的大楼和居民区时,那里仿佛一同在飘扬着舒伯特的《小夜曲》。那悠扬而动人心弦的乐曲,给这个‘屏牢’的城市重新点燃了生机与爱的活力。”在20万字《上海表情》书稿里,连同这首“小夜曲”,何建明写下27个故事。“我用眼睛观察,用实感体验,无论是黄浦江上的船、酒店楼下的小猫还是打扫卫生的服务员,都给我心灵的触动。我看到的上海表情,凝重的、平静的、温情的、到位的……这座城市的严谨和果断,远远精细、精致于其他(城市)的管理,是我的亲身体验。”
何建明充分利用“被留”上海的全部时间投入观察、思考和深入现场采访、捕捉所有他感兴趣的疫情事件,甚至有些完全是个人的亲历,比如他遇到“发热”时的自我拯救、与流浪野猫群结下的情谊、在黄浦江边与钓鱼老人的偶遇、情人节中逛虹口“甜爱路”等等,惟妙惟肖又荡气回肠。何建明认为,他在疫情中更多的看到与感受到了上海是个“有爱的城市”,因此,她才能保持永恒的魅力、充满活力和生机,才能有不断创造更强大的防御和抵御各种风险与危机的能力。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纵观整个大疫,再看上海,以我一个‘外人’的目光和内心的全部感受而论,我不得不说大上海此次的的确确比其他大城市更显耀眼的风采,那种大气、精致、细腻、宽宏、无私,还有高智慧的品质,你说吧,还有什么好听的!它全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这可不是那种在某些光环照耀下的‘假的’,而是我和2400万市民,甚至周边的一亿多长三角人民的亲身感受。尤其是在执行中央决策、从本市实际出发、第一时间果断而全力地采取措施,并始终全神贯注、开足马力,站在保护这座城市和2400万人民生命的角度,以及出手支援武汉、严控复工后的疫情‘回流’和境外来的病毒传染新疫情方面,真乃可圈可点,甚至许多方面令我感动不已、感恩不尽!”
作者介绍:
郭进拴,笔名智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智泉流韵》原创文学公众平台创始人,《文艺界》杂志社社长、总编。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山,美人河》《六十岁说》《童趣儿》《人间真情》《命运》《我的鳌头》《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壮歌风云路》《月是故乡明》《岁月芬芳》《新城美韵》《乡情老更深》等五十六部。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上)
【总第1174期】“智泉流韵”杯全国“战疫”征文各奖项揭晓(下)
【总第1123期】【名家大咖】【北京】金思宇丨“战疫”诗书作品之一
【总第1123期】【北京】叶建华丨“战役”诗书之十三
【总第1088期】“战疫”征文【河南】郭进拴|首发文——大爱满人间
【总第1093期】【名家大咖】【北京】叶建华丨“战疫”诗书选之一
【总第1092期】【特邀作家】【辽宁】蓝 歌丨底 气
【总第1000期】热烈祝贺《智泉流韵》微信文学平台上线3周年出刊1000期
【总第1033期】纸刊《文艺界》免费发稿通知
【总第1033期】《智泉流韵》文学平台免费发稿及稿酬规则通知
【总第1087期】《文艺界》“抗击新型肺炎”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总第1075期】《文艺界》总第四期发布,电子杂志同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