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阶级分层2 | 摆脱底层思维的藩篱
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你不心心念念地,一再执着地去追求那些不可能之事,那么,那些可能的事,也不会发生-马克斯·韦伯。
如何从最底层的卖劳力的阶层,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这个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讲得明白,所以我打算开一个系列。今天是「职场阶级分层」的第2篇,主要讲如何摆脱底层思维的藩篱。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前一篇文章的观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职场金字塔从上到下可以分成三个阶层:掌握资源的,具有不可替代能力的,以及提供劳动力的。
2. 掌握资源的阶层,主要利用信息优势获利。具有不可替代能力的,则是建立了边际成本为零的收入模型。卖劳力的,其边际收入和边际投入是同步增加的,并且处于一个替代性良好的竞争性市场。
<1> 底层思维的藩篱
要先强调的是,既然叫做逆袭,那就注定是少数人才能完成的。多于多数人来说,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职场底层,才是合理的,也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处于上层的人,其获取的超额财富,并不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这些财富大部分都是下层的人所创造,但通过一定的机制,被上层摄取了。
在这些机制当中,风险和价值的对冲,是很重要的一种。详情参考我之前的文章:再说月入十万:风险、投机、与房价焦虑(写在投机账户翻倍时),有关这个话题,今天略去不表。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所谓的职场底层,并不仅限于职场新人,我们划分底层的标准,更多是看劳动投入和收入回报的模式。
只要处于收入的增长必须依靠劳动投入的阶段,我就把它划分为职场底层。
和寒门难出贵子一个道理,职场底层的人,长期处于底层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受制于底层思维的藩篱。
思维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阶层的不同。
思维的藩篱似温水煮青蛙一样,让职场人长期习惯并合理化自己所处的状态。
寒门和富家子弟最大的差异,并非肉眼所见的不同。背着LV包包的大学女生,和背着跳蚤市场淘来的包包的女生,表面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他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的爱,可能也没有太多的差异,但他们想问题的思维路径可能存在天壤之别。
思维和行动的相互决定性,或者我们叫反身性,是最基本行为法则。
思维的不同,才是决定不同人出路差异的根源之所在,这一点对于不同职场阶层的人,同样适用。
既然思维和行动具有相互的决定性,那我们自然就会得出结论:
底层思维的藩篱,恰恰就是来自于某些长久以往的「底层行动」,或者由这些行动构成的「底层环境」。
这里的行动和环境,可以表现为一个家族几代人的行为和生活模式。
这种关系,颇似鸡和蛋的关系,鸡生蛋,蛋生鸡。这也是为什么思维的惯性如此大的根源所在,但要实现底层的逆袭,势必就要想办法打破这种循环。
<2> 现状与抗争
底层思维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是:接受现状并认为那是合理的。
正如我前面所讲的那样,大部分人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职场的底层,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读到这里,多数人会接受这个观点,并将其合理化。
这样的认知,促使他们采取相应的行动:放弃对摆脱这一现实的抗争。
放弃抗争的行动会强化他们「接受现状」的认知,再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行动。
这一过程不断自我加强,直到一开始的预设,完美地自我实现:他们真的变成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职场底层的那些人。
以上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认知和行动相互决定的过程,这也是我反复提到的反身性。
相对于抗争而言,接受现状是省力的一种选择。但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牢记:
接受现状,恰恰也就是你失去逆袭机会的开端,而且是致命的开端。
人一旦接受了现状,就会失去改变的决心,进而也会放弃抗争的行动。在反身性的作用下,最终就会沿着自己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的方向发展。「人们终将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就是这个意思。
摆脱底层思维,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摆脱「现状是合理的」这样的想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反鸡汤」,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别人的成功,第一反应并不会觉得是这个人努力改变现状得来的,而是因为他们有个好爸爸/有个好学校/运气好。
这一社会思潮,恰恰反映了,越来越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开始接受现状,并将其合理化。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抗争,所以每每他们看到别人的逆袭,就会自动归因,一定是外力的作用,因为现状合理的情况下,你的逆袭是不应该发生的。
这一思潮会反身加速社会结构的真正固化。固化的结果,除了让上层更加容易地从底层进行利益输送之外,底层的逆袭,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障碍。
最终,宏观上来看,寒门子弟逆袭的成本就真的会变得更大,因为他们的边际抗争程度,会大幅减弱。
之所以在前面的结论中加了一个「宏观上」,是因为微观上的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试想,如果底层精英们在完成学业后,奔赴北京寻求逆袭。但高昂的房价,以及接受「房价永不跌」这一「现状」,会让越来越多的底层精英放弃抗争,最终离开。
对于底层精英这个整体来说,逆袭的难度的确变大了,因为整体的边际抗争减小了。
但如果对于一个选择不接受「现状」的底层精英来说,因为更多人的离开,竞争的变少,某种意义上,逆袭成功的概率是在提升的。只是这种提升,有时被「现状」的困难,掩盖掉了。
从思维上反复给自己强化「现状未必合理」,不能保证你真的逆袭成功。但逆袭这件事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所以即使失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意外。
不接受「现状」,才可能真正实现逆袭。明确逆袭是一个概率事件,才可能在逆袭失败时坦然面对。
无论如何,我都想用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一句话来提醒大家:
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你不心心念念地,一再执着地去追求那些不可能之事,那么,那些可能的事,也不会发生。
前些天有清华毕业的女生,写了自己在北京奋斗买房,后来又离开北京回武汉的历程,得出结论,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
我看完对作者只有敬佩,她是一个一直用行动在与现状做抗争的人,从在北京租房到买房,再到回到武汉追求更好的事业发展。
但也有不少人喷作者,说是在「用爱发电」,还有人说,要说房子不重要,前提是你得清华毕业,这些人的逻辑在我看来,就是非常典型的「接受现状,放弃抗争」的底层思维。
别人过得好,就是因为别人是清华的。我相信以这些人的思维,就算是清华的,也一样处在底层。当然,这样的思维,也不太可能考得上清华。
<3> 资源的放大:杠杆
处在职场最底层的人,或者说社会最底层的人,往往都因为长期的环境和行为的反身影响,会使得自己的风险偏好度变得很低,从而也会使得他们的行为变得保守。
有关风险和回报的关系,可以参考:再说月入十万:风险、投机、与房价焦虑(写在投机账户翻倍时)。
上层和下层的人,思维差异的一大来源,在于他们掌握的资源,或者叫禀赋不同。
禀赋通常是一个外生的变量,指的是你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可以调动的资源,例如二代的父辈资源。
职场底层的人,通常能够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这一方面会限制他们想法的落地,能力和才华的施展。另一方,这也会让他们加速屈服于现实。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如果我是王思聪,我怎么做也比他做得更成功。这就是资源的硬约束。
的确很多人的能力都在王思聪之上,但是资源的约束,限制了他们能力的发挥。
通过投入劳动,辛勤工作,底层的职场人士慢慢也能积累起自己的资源,包括资本、人脉和工作经验等等。为了积累这些资源,人们需要不断边际投入自己的劳动,过程不可谓不辛苦。
资源积累过程的辛苦,会让处于底层的职场人士对自己获得的成果,倍感珍惜。
而恰恰是这种珍惜,成为了他们事业更进一步,或者实现阶层逆袭的重大障碍。
因为他们深知过程的辛苦,所以他们不敢把积累的资源拿去冒险,从而使他们在事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趋于保守。
这种保守,守护了他们固有资产的安全,但是也让他们失去了更广阔的获利机会。
一个典型的底层职场人,有一定的收入积累之后,比如一百万,他们会想法设法,把这一百万保护起来,在风险最低的情况下,考虑资本的增值。
所以我们看到爸爸刚推出余额宝那一年,全民存款搬家的现象,只需要投资的边际收益稍微提高,就能对这些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所以也不难理解p2p的火爆。
通俗地说,底层职场人,通常的资源使用逻辑是:
有多大力气办多大事。有十块钱,绝对不会花十一块。甚至只会花五块,另外五块是他们的安全感。
这些基于珍惜自己劳动成果,和风险厌恶的安全感,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但过分强调安全感,对于那些想逆袭的人来说,则会变成巨大的牵绊。
上层人的思维逻辑,往往是有十块钱,如何可以办二十块甚至更多的事。这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杠杆思维。
所谓的杠杆思维,就是以一定的投入,撬动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的思维。
处于底层的人,本来禀赋就显著落后于上层,而且因为起始资源的差异,回报的增量也会显著落后于上层,所以在不加外力的情况下,阶层之间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大。
杠杆就是一种矫正这种差异的外力。
使用杠杆之后,你才可能在更多资源的基础上,发挥你的优势才能,让这些资源以更快的加速度增长,从而最终实现弯道超车。不然你的「加速度」优势,终将无法转化成现实的回报。
举个简单的算术题做为例子。
上层人士的起始资本是1000万,每年的增长率是5%。你的起始资本是100万,每年增长率是20%。那么如果不考虑任何杠杆的情况下,你需要花费18年才能赶上上层的财富。
如果加一倍杠杆,起始本金变为200万,同样的增长率,那么追赶的时间则缩短为12年,如果加两倍杠杆,起始本金变为300万,追赶的时间则变为9年。
底层精英的优势是具备较高的财富增长的加速度,也就是例子当中的增长率。但这种增长率只有在初始资本差距不是特别夸张时,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起始禀赋差异过大,增长率的优势,可能需要你向上天再借五百年,才能实现。
杠杆思维的广义含义,包括一切撬动资源为我所用的方法。
并不是说喊你去借钱炒股炒房炒期货,这些只是非常狭义的杠杆。
底层职场人士加杠杆最典型的方式是创业。
对于一个底层的职场狗来讲,你需要动用的资源其实非常有限,你的工作本身要求你使用的资源也有限。但如果你摇身变为创业狗,那你需要动用的资源,很多都会超出自身拥有的范围之外。
组建团队是对你人脉的加杠杆,寻求投资是对你资金的加杠杆,管理和销售则是对你能力的加杠杆。
所以毫无疑问,创业是个高杠杆的游戏,但恰恰是这个高杠杆,才决定了逆袭成功的可能性。
总之,底层的职业狗,要想实现往上层的逆袭,就要想办法扩大自己可以调动的资源面,一定时刻都要牢记如下这样一个问题:
我有十块钱,我怎么可以用到二十块钱?
当然,加杠杆并不是必然会导致你逆袭,也可能导致你反而坠入深渊。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以,在使用杠杆思维时,另一个我们必须牢记的问题是:
我怎么可以用亏一块钱的可能赚到三块钱?
这一部分,我们后续有可能再展开讲。
以上是今天第二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