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碑》释义10

《禹王碑》释义10

《禹王碑》释义九

禹王碑释义

单字译:二:堪建果,居殖畜,拾孵禽。三:丁多壮,并(舞)支(技)兴。(禹时已经有曹魏等姓,齐吴等姓氏有可能在大洪水之前出现)

七:缓急相彰法。

见字九1(73),怎样才能避免入海口堵塞改道呢?我们只能从水和砂上想办法:

1:减少携砂(比例)量。

2:减少入海口泥沙沉降(最先考虑办法是增加水速)。治水法第二条(植树还田)是治源,对减少河水携带泥沙很有效。但现在到了下游,还有可能减少携砂量吗?

对!我们可以让泥沙在入海前强制沉降,变被动为主动,方法是在适当位置,建立大型沉砂池(可以称之为水库,但功能不同),同时增添另一条水道到入海口(水道某段尽量够宽深,起到再次沉泥砂作用),保证入海口处泥沙不超标(不沉降)。

缓急相彰的“缓、急”字决,全靠两条水道来实现:

(1)两条水道轮值使用,便于水库(和水道中的小沉砂池)清淤,减少用工时,否则小沉砂池(水道)难彻底发挥作用。

(2)两水道同时放水,入海口处流速激增,能有效的把沉积的泥沙冲离,特别是汛期,更能起到急流冲沙的作用。图中还有一处用了“急”字诀,那就是入海口处的“中流砥柱”,大喇叭口中间位置放入分水巨石,两侧入海口水速再次提升,还能沉降砂石吗?两“缓”两“急”,两两相彰,所以起名:缓急相彰。

八:分段划域法。

见字九2(74):此泛洪区有左(2条)、中、右(2条)三处与外水系相连,其中间一条渠狭窄,中上游内部河渠交叉混杂。不考虑其他因素,讨论一下怎样治理?

下游有五条出水口,按治水诀第五条(留实去虚法),可以保留左1和左4(仅观看粗细和位置判断取舍),左1渠承担原左2和左3流量,所以要重点拓宽拓深;左4要承载右一渠全部和中间渠部分流量,所以下游要加宽并调直。改造后基本上同字九3(75)。

这里不应该是治水诀重复强调,应该另有所指,因实际操作落实上最困难,涉及取土位置,筑坝位置,工程要求次序等施工方面的问题,此图较为明了的给了提示:采用“分段划域”法。

我们现在都用挖掘机施工,1980年前主要靠两篓推车、拉挂钩、滑轮车,大禹时只有背筐,每州才用3万劳力施工(九州不可能同时施工),(那时大部是沼泽,地下水位应该极浅,1975年我乡只用扁担在井中取水,不像现在必须用潜水泵)运泥时可能会在部分地段使用木撬车,只能是逐段拦坝、排水后施工。分段施工的标志是临时阻拦坝位置,根据情况分为两段六区或三段六区九区,先从下游一级级向上施工便于拆除临时坝后赶水、放水后施工。

(一)第一施工段拦坝:

1左下角第一圆圈和第二圆圈圆心相连位置偏左处(永久堤坝)。

2第二和第三圆圈圆心相连位置偏左处(永久堤坝)。

3第三圆圈(扁圆)右边(临时拦坝)。

4最右渠根据地势实际,中上游留水太多(低洼),多需保留,所以在中下游浅水位筑坝(永久堤坝)。第一期段施工坝总共四个。

(二)施工:

1开挖理直右  2渠入海口,完工时贯通放积水。

2填充无用沟道赶水,仅以右一渠为例,可从上游开始填平还田(因中游要挖环岛水库,可定向取土),向下游方向逐段取土添平。

3加宽河渠(左1),规划运输路线,隔渠横架树干桥(或用木撬车,因左边高坡无险不需筑堤,右边无土可取)。

4第一阶段施工完成后,拆除临时坝。再准备第二期段施工。

抽(取)土:一般掌握就近原则,或山丘,或挖水库,或开新渠,要灵活运用,它是最容易也是最难做好的,古时候一定把易施工放首位,尽量避免泥泞,不易取土时加植物秸秆或麦草或混土施工。

如上析,右2渠加挖入海口处,右1拦阻坝左上部,左1渠左边,此土必挖。现在有机械运输,古时只能就近挖池塘了。

此分段划域法(原则),等同于规章制度,应是公理之类的东西,是指导治水先后顺序的法诀(原则)。

(0)

相关推荐

  • 话说歧口炮台遗址

    歧口炮台遗址位于河北黄骅市南排河镇沧浪渠入海口,向为战略要地.炮台始建于明,清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建有大炮台2座(南北岸各一座),北岸为"大将军"炮台,南岸为"二 ...

  • 白羊文艺: 寻 渠

    寻  渠 郭宏旺 渠,人工开凿的水道.<史记.河渠书>:"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灌浸."一语言明. 古有灵渠,郑国渠,现代有著名的红旗渠.渠,是论水的事 ...

  • 《禹王碑》释义1

    <禹王碑>释义1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 ...

  • 《禹王碑》释义2

    <禹王碑>全译文 西安谢子展译 经过二个月的辛苦,居然把全文译出,本人也未想到.文中内容之珍贵,实在惊人.这是最早记载大禹事迹的文章,也是夏代最早的一篇文献资料.能译出此文,欣慰之至! 七 ...

  • 《禹王碑》释义3

    脊躬娄沙. 第一字是"背"字还是"脊"字,认不准,但背字常见脊不常见,是脊字的可能性更大.第二字左弓右身是为躬字.第三字下边从女,上面如山二重,是背篓的篓字,没 ...

  • 《禹王碑》释义4

    <禹王碑>释义4 <禹王碑>宋嘉定年间摹刻 摘要 禹王碑,因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又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与黄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护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禹王碑 ...

  • 《禹王碑》释义5

    相关信息 2007年7月上旬,湖南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近来南岳衡山上发现的重约十 余吨的巨石为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这块曾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在尘封多年后终得以重见天日 ...

  • 《禹王碑》释义6

    <禹王碑>释义6 明末岳麓书院山长,人称嵝山先生的吴道行着<禹碑辨>曰: 考<吴越春秋>,载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授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此禹碑之 ...

  • 《禹王碑》释义7

    他的释文如下: 杨慎禹碑释文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 ...

  • 《禹王碑》释义8

    禹王碑在宋朝谜一样地消失了,如今人们看到的只是宋代嘉定年间的复制品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最初发现于南岳衡山岣嵝峰,亦称<岣嵝碑刻>,该碑唐代还在,韩愈.刘禹锡还曾为此赋诗歌咏,但从宋朝以后就 ...

  • 《禹王碑》释义9

    <禹王碑>释义9 <禹王碑>释义八 <禹王碑>释义八(第二种解释:从还原真实历史方面) 八1--3(64--66)释义: 道生育万物而不宰,事物千千万,变化万端,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