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连载)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八章2) ||张学武(河北)

第八章 ( 2 )

对于是去供销社,还是去中学,苏万贵的态度是随苏斌的便,苏斌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哪里有兴趣就去哪儿,是放任自流的态度。
梁海珍却不是,坚决让苏斌到供销社去。梁海珍扳着手指头说了供销社的一大堆好处,说:“这事儿我做主,不去中学,去供销社!第一,去中学当个孩子王,整天跟一群孩子在一起,没劲,俗话说,家有半升粮,不当孩子王。去供销社是跟顾客打交道,你看供销社那些卖货的多牛逼,你掏钱跟他买东西,他还带答不理的,像求他似的。第二,中学当的是民办教师,供销社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合同工啊 。第三,当教师一天才挣十分,顶多才分三毛钱,到年底才能拿到钱,到供销社当售货员最少一天一块,还月月分红,哪头炕冷,哪头炕热,这不是明显的嘛?第四,再说,供销社掌握的是布票、棉花票,还有各种各样的供应票,教师掌握什么?不就是一把粉笔么。”
结果第二天早晨,苏斌就到三道川供销社报到了。供销社主任姓何,老百姓称他是何大拿,这个大拿可不是说他随便拿公家的东西,是说他业务能力强,就拿卖货来说吧,不管栏柜外有多少顾客,买多少种东西,他不用算盘,一边跟顾客开玩笑,一边就把帐都算好了,而且分毫不差。
何大拿亲自接待了苏斌,并亲切称他为小苏,开始把他分配在副食门市部,干了三个多月,又让他到收购站,因为当时收购站正忙,不但要收购老百姓的废铜烂铁,旧鞋烂袜子,还有鸡蛋,更重要的是春天了,老百姓开始刨药材,供销社每年收药材是最忙的一个季节,三道川这地方山多林密,药材也丰富,一直要从春季收购到秋季,老百姓开镰收割的时候。
一天下午,何大拿把苏斌叫到他的办公室,说:“小苏啊,这一阵子干得怎么样?累不累?”
苏斌回答说:“前一阵子确实有点累,又要收购药材,药材多了,还得摊在院里拿叉子翻晒,个别社员有时趁我不注意有时还要偷药材,再拿到我跟前卖,甚至我都下班了,还有成群结队的社员扛着口袋来卖药材。最近轻松多了,人们都忙着收秋,卖药材的人就少了,不累了。”
何大拿拍拍苏斌的肩膀说:“咱们基层供销社就是这样,忙的时候多,闲的时候少。这不,公社上午开会了,又布置给咱们一个重要任务,我思来想去派谁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最后经过我们几个领导研究,还是决定派你去合适。”
苏斌问:“究竟是什么任务?”
“咱们供销社虽说在业务上归县联社领导,但是在行政上又归公社管理,属于双重领导,公社有什么中心工作,供销社也要积极配合。上午公社韩书记说了,今年收秋要做到颗粒归仓,社直各单位一个单位包一个大队,让咱们供销社包的是石片沟大队,我们决定先派你去,其实也没什么,去了就住在大队部,大队有行李,早中晚吃派饭,只要在上冻刮大风之前能把粮食颗粒归仓,你也就算完成任务了。顶多也就一个月,收秋结束了,你也就回来了,”
苏斌说:“行,我去。”
“回来之后,公社还要召开蹲点收秋工作总结大会,表彰先进,批评落后,到时候你只要给咱们供销社弄一张奖状回来就成了。”
从主任办公室出来,苏斌低着头默念着颗粒归仓四个字,突然收购站的小刘站在他面前,“喂,小苏,主任喊你干啥呢?”
苏斌一抬头见是小刘,就说:“没什么事,就是明天让去石片沟帮助收秋。”
“你答应了?”
“能不答应吗?主任说已经决定了,不就是个收秋吗,大队有大队书记,有革委会主任,各生产队有队长、指导员,再说,社员们忙了一春季,一夏天,谁不颗粒归仓呀。”
“小苏,你上当了!我就是石片沟的,那地方我最清楚,每年一到秋天,社员们就上山忙着追狍子,掏獾子,套狐狸,谁还顾得上收秋呀!你想,打一个狍子值一百块钱,顶在生产队劳动一年,掏一个獾子值五十块钱 ,獾子油可以治疗烫伤、烧伤,弄一个狐狸,做成狐狸皮帽子,拿到坝上最少能换一百斤莜面,坝上那地方姑娘找对象,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一顶狐狸皮帽子。”
“那怎办呢?”
“怎么办?没办法,你就等着挨撸吧”
说完,小刘就摇摇头走了。

 (未完待续)

作家简介:张学武,一九五七生,赤城县一中高级语文教师,现退休。爱好文学创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散文、故事、通讯,2009,故事《村长》曾被《读者文摘  ,农村版》转载。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钟华戟

诗歌: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石峰   明月心   秋实  李汉军  枫叶红

主播:深谷幽兰   柳音

钟金洲  宴平乐  伤木

主编:菊野芳香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