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五十四)燕王的形象 为什么会越变越邪恶


(五十四)燕王的形象 为什么会越变越邪恶

在明初的官方史书中,建文帝有邪恶变态呢?就如同星爷电影中的台词所言,强奸过老母猪!
文言文是这样写的。常服淫药,药燥性发,血气狂乱,御数老妇不足,更缚牝羊母猪与交。荒眈酒色,昼夜无度。《奉天靖难记》
当然了,在这个邪恶变态的建文帝逼迫下,燕王只能按照太祖皇帝的祖训,替天行道了。
类似的描写,虽然天雷滚滚。但也不是什么新鲜套路。
两晋南北朝时代,乱臣贼子上位后,通常都是按这种套路描写小皇帝的。因为类似的原因,我们难免感觉,两晋南北朝时代盛产邪恶变态的小皇帝。
其实呢,类似的内容,与建文帝喜欢强奸老母猪,也就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如果我们真把这种内容也当真,看历史还不如看小说,因为写小说,也没有人敢这样写啊!因为,这不就是扯呢嘛!
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王朝如走马灯一样更替;乱臣贼子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这种编史套路,就成为一种经典的范本;关键是,也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但是,明代的官僚政治,已高度成熟了。
所以有文化的人,渐渐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燕王说一千道一万,他也是一个乱臣贼子弑君上位啊;如果史书还以皇帝邪恶变态,乱臣贼子替天行道的套路去写,肯定会教坏人心的。
因为这种政治宣传成了主流,以后哪个乱臣贼子想造反,直接给皇帝按个邪恶变态的帽子,然后就可以霸王硬上弓了。关键是,后来的大明皇帝,有几个不是因为宠信宦官,而弄得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呢?
所以,等燕王一系统治稳定后,就有人开始给建文帝平反了,并开始大肆美化忠于建文帝的人。
要知道,类似的行为,都得到官方认可,甚至是官方主导的。
随着类似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人们难免会发现,燕王朱棣就是一个乱臣贼子,而且还是一个大坏蛋。于是,在民间,公然丑化燕王朱棣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起来;而且把燕王丑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些肆意丑化燕王朱棣的内容,表面一看,自然是大逆不道的!
因为肆无忌惮的丑化大明太宗皇帝,这是什么性质的事?要知道,当时大明帝国皇帝,都是太宗皇帝的嫡系子孙啊!
但是深入一想,这种历史的三观,绝对正确,而且妥妥的都是正能量。
因为类似的内容,显然是告诉大家,乱臣贼子就是邪恶的。不要说乱臣贼子不会成功了,就算乱臣贼子成功了,路上行人口似碑,也会把他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关键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类似的宣传,已不会对大明太宗皇帝的子孙合法性、权威性,构成任何威胁了。所以,官方自然不会严禁这种看似大逆不道的史书。
在这种背景下,明朝中叶时,民间就开始流行,各种肆意丑化燕王朱棣的历史书。
最著名的两部史书是《立斋闲录》《革除遗事》。
这两本书都是半官方性质的,因为它都是政府官员,以私人身份所写。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现在广为熟知的,燕王邪恶变态的内容,主要是源于这两本书。
但是,这两部书的史实性有多高呢?
就我感觉,这两本书,更象是两部三流的小说。
因为它里面的内容,写的太栩栩如生,也太戏剧性了。
更主要的是,整个情景通常都是这样的,那就是燕王高唱着,我们是害虫,我是害虫的歌曲在作坏事;而且开口闭口就是,你们这些正义之士,竟然敢和我这种大坏蛋作对,我一定要让你们知道,我这个大坏蛋到底有多坏。
其实呢,这不是扯呢嘛?因为这就不是正常人的作事方式。
对此,我们只看看那些开黑店、图财害命,还卖人肉包子的江湖好汉,是怎么做事的,就可以知道了。
因为一个人再坏,也会开口闭口的说,我们可是大好人!
关键是,这样扯得久了,看到开黑店、图财害命、还卖人肉包子的江湖好汉死了,读者也难免会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朱棣进入南京时,实际控制范围,到底有多大呢?
说破了天,也是就控制着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五个省罢了。事实上,燕王控制的范围远没有这样大。
其它地方呢?现在还需要的站队。
换而言之,其它地方都愿意接受燕王,燕王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接管整个天下;如果其它地方都不愿意接受燕王,燕王距离征服天下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
对此,我们看一张历史地图,大约就可以知道。

本图,转于《中华版图》大全,感谢作者的精美地图。
之所以打上公众号的水印,是系统自动生成,并无剽窃之意。
现在的燕王,如果不能让天下人普遍接受。
哪个地方,打着保卫小皇帝的旗号,也可以成为一块割据的地方。
甚至而言,燕王控制的范围内,突然有人高举保卫小皇帝的旗号,也会出现众多割据的地方。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小皇帝死了。
小皇帝死了,怎么了?只要反抗的人足够多,从哪找不到一个皇帝呢?货真价实的太祖皇帝嫡系子孙,现在多的是。只要人们需要,拥戴谁不行?
遥想当年,项羽一伙造反,找了一放羊的,这个放养的人,马上就成了天下共主;再遥想当年,王莽篡位,大家找了一个放牛的人,这个放牛的人,马上就成了皇帝。
总而言之,说你们现在有多少同志吧?同志足够多,皇帝从哪也可以找一下。
反过来说,没有足够多的同志,就是货真价实的小皇帝坐在那里,也啥用都没有。最经典的应时,建文帝坐在南京城内,也无法阻止南京城为中心的数十万军队,都纷纷倒向燕王朱棣一边。
从这层意义上,按正常的逻辑,燕王肯定是高呼,我是一个大好人!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救民于水,就是为了中兴大明帝国。
然后呢,自然是建立各种统一战线,拉拢各种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尽快构建起一个稳定的、以他为中心的大明帝国。
在这种背景下,燕王行事的逻辑,以及做事的方法,自然就是官方史书所写的那样。
总而言之,先把建文帝的同党都抓起来,然后定性他们是奸臣;然后把他们清理出局。
再然后呢,用各种方式,标榜、宣传自己代表正义、代表公理。让更多的人愿意接受自己的统治。
而民间丑化朱棣的故事中,朱棣的行事逻辑大约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我就是一个大坏蛋,我就是一个邪恶变态的人;你们敢不服我,我就会用最变态的、最邪恶的方法收拾你们。
看史书,凡是看到这种内容,我第一个本能就是,这应该是政治宣传,因为这就不是正常人的行事逻辑。
以前,我也相信,政治舞台上有这种人;因为翻开史书,这样的人太多了。
但是,网络时代,近现代历史资料空前丰富详细,所以我渐渐发现,类似的内容不是童话故事,就是政治宣传。
因为,翻看详细的一手历史资料,你会发现,不要说政治舞台上混的大哥们了,就是黑社会上混的大哥们,混到一定层次,也没有这样玩的。
更主要的是,你看到的历史资料只要足够多,自然会发现,那些在传统史书中,高大上、伟光正的人物,在一些史书,竟然也是唱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的歌曲在作事;相反,我们从前熟悉知的反面人物,反而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在作事。
其实呢,只有最底层的滥人,才总喜欢摆出一副,我是大坏蛋的样子。
因为底层的滥人,缺乏足够的资源,他们只有用这种下三滥的方法与人竞争;而且这种方法,通常是有一定价值的,因为与他们竞争的人,通常都是缺乏足够资源的人;面对他们这种玩法,难免会表示退缩的。
进入一定层次,人与人竞争时,凭借的都是背后的资源;而想拥有足够多的资源,你就得学会装成个文明人。否则,还怎么与人合作呢?
看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朱棣之所以称帝,是因为接连好多天,大家反复劝进,朱棣三推六让,让了又让,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爬上了皇位。
但是,在各种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朱棣称帝的过程,那就是拿着带血的刺刀,公开逼迫别人劝进;总而言之,你们不劝我称帝,我就杀你们全家。
其实呢,大家是不是支持朱棣,早已用脚投票了。
如果在家都不支持朱棣,朱棣靠什么轻轻松松渡过长江;靠什么轻轻松松进入南京城;又靠什么轻轻松接管南京城;更靠什么轻轻松松接管整个大明帝国?
在此过程中,肯定有许多人,是迫于燕王的武力。
但是不论他们是心悦诚服,还是迫于武力;在这种背景下,大家都公开劝燕王称帝,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就算燕王一再拒绝,他们也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劝燕王称帝。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说燕王还需要拿着带血的刺刀,强迫大家拥戴自己称帝,也未免把历史当童话故事去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