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不爽?—漫话产品创新(二)

越努力,越不爽?

你有没有看到过越努力,越让用户不爽的产品?这听起来,简直是个笑话:难道我努力,反而用户越不满意,越不爽了?

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这种事情。我们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但是其暴怒无常的个性也给沿岸带来深重灾难。直到今天,治理黄河水患依旧是重要的课题。

历代都有人为治理黄河出谋划策。北宋仁宗时期,有个名叫李垂在1012年写了一本书叫做《导河形胜书》,共三篇,图文并茂,提出了治理黄河的宏伟规划,主张开挖6条导洪入海的水渠

那时候,辽国占据着长城以南的燕云十六州,使北宋丧失防御的凭借,中原的肥沃土地时刻在辽国的威胁之下。所以李垂提出的治理黄河措施,不仅是出于兴修水利,灌溉华北粮仓的目的,也有军事上阻碍辽国南侵的战略目的。“御边之计,莫大于河”。

李垂发现一个规律,认为黄河逐步“北流”,应该让其恢复东流,避免其去失去天堑的作用。李垂是一个敢于直言不讳的大臣,宋仁宗看了这三篇图文并茂的建议,非常高兴,虽然认为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起码其精神可嘉。

当时宰相欧阳修极力反对这种治理方案,另一个负责运输的官员周沆也认为这样做风险很大,会加剧河患。

但是宋仁宗却不信邪,真的开始动工,而且耗费巨资完成了这个工程。封堵了黄河北流,而让其流入六塔河,结果河道不能容纳,当晚就溃堤,淹死的士兵和民工不计其数。而且冲毁了半个河北。这个工程效果完全适得其反。

宋神宗当政后,继续搞类似工程,想恢复黄河故道,但由于泥沙淤积,抬高河床,这样做无疑于自寻死路。但是宋神宗也敢于和天斗和地斗。结果其结局同样悲惨,导致黄河泛滥成灾,夺淮入海,损坏河南和苏北良田30万顷。结果黄河没有治理好,又多了一个黄泛区。

宋神宗死后,宋哲宗又开始折腾黄河了,竟然想把黄河又引回故道,结果在1099年,黄河再次决堤,造成了超级水灾。

至此,宋朝的河北、山东和苏北大粮仓彻底被破坏。很多地方荒无人烟,拿什么来抵御北方敌人呢?果然几十年之后,金国派兵南下,势如破竹,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都被俘虏。金国侵占中原,因为黄河的缘故,日子也不好过,金世宗在位,没有遇到什么大事,但是黄河水患让其头痛了一辈子。完颜璟也把很大的精力用在治理黄河水患上。

金国的大臣田栎也出了一个馊主意,主张把黄河之水导入梁山泊,再由两条清河入海。结果黄河再度实施了“报复”,冲破堤坝,泛滥成灾。金国的成年男子几乎都被征调去堵黄河了。结果北方强敌蒙古面对财政枯竭的对手,很快动手灭了金国。

历史进入元朝,元朝虽然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洲,但是也不是黄河的对手,黄河泛滥始终是元朝政府的心头大患,大臣们也没有一个好主意。最终,元朝灭亡的火种就在治理黄河的民夫中点燃。不久强盛的元朝轰然倒塌。

李垂的三篇《导河形胜书》,虽然是非常努力地想给用户(老百姓)谋利益,但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反而越努力,让用户越不爽。

那如何才能让用户爽,避免这种反向需求呢?那要从卡诺模型来说起。

卡诺模型把需求分为四类:

  • 基本型需求:基本需求往往属于此类。对于这类需求,必须满足,可以做的按部就班,少量创新。如果能满足基本型需求,那么至少可以让用户没有“不爽”;

  • 期望型需求:用户、竞争对手和自身都需要关注的需求,平时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需求。满足期望型需求,可以让用户满意,但不会让用户“爽”;

  • 兴奋型需求:用户自身都没有想到的需求,满足此类需求很容易引起产品的爆点。满足兴奋型需求,则会让用户“爽”。

  • 反向型需求:产品功能越完备,用户地满意度越低。

所以要避免越努力,越不爽的尴尬,应该依据卡诺模型,首先满足基本需求,其次是期望型需求,然后根据用户情况,调整兴奋型需求的优先级。这样就可以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了。

请思考:你能列举更多看到的越努力,越不爽的例子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