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要书单了,还是自己选吧

说起读书,书单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我也曾无数次向别人索要书单,如名人大v,行业专家。

但当我按照这些读书高手的指点,买来了那些他们口中意义非凡的书却会发现。

有些书牛头不对马嘴更本看不懂,有些内容描写得特别抽象完全没有办法理解,要么就是作者的写作风格自己不喜欢。

听从那些牛人的意见,最终却买了一些自己更本不喜欢,也更本没心思读下去的书,真的心疼买书花的钱。

当我们看不下去的时候,一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行,可因为真的不喜欢,所以一会拿起,一会又放下。

随着看书的增多,我渐渐发现,书单这个东西带有很强的个人偏见。

每个人的经历和见识不同,不同的时期喜欢看的书也是不同的。

处在不同时期,喜好会随着阅历的增加、知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

当你失恋了,突然看到一本特别不错的书,感觉作者非常的懂你。

然后推荐给朋友,等朋友看完却感觉书里内容平平无奇。

你感到非常疑惑,里面讲得非常有道理,肯定是你没认真看。

感同身受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要求两个人有近似的经历和大致相同的遭遇,这样才能在别人难过的时候,切身的感受到到对方的难过。

所以很多时候,给你推荐书单的人,和你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以他的经历和偏好推荐给你的书,自然没有办法让你感受到那种敬请澎湃和痛彻心扉。

因此出现,很多入门的小白,去贴吧,豆瓣,找来一个书单。

当把书买回来的时候,读了半天发现没有任何提升,于是感觉自己被骗了。

读书的门槛非常的低,但不代表读书没有门槛。

书籍只要能买到、找到、借到,就可以阅读。

但书籍里面的内容,却带有作者的经历、研究、偏好。

作者将自身的见识和思考融入书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些相匹配的经历和知识,有些东西是无法理解的。

大部分的人阅读,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是适合你的书”。

因为书籍没有标注,适合那类人群阅读,所以买书的时候,因为书名,封面而购买,回家一看才发现是烂书的比比皆是。

而这些徒有其表的书,阅读起来枯燥味道,从中获得的经验自然十分稀薄。

挑书就像交朋友,个人喜欢不同,对朋友的要求自然不同。

而反过来,结交的朋友层次不同,见识不同,带给你的人生经历当然也会不同。

所以不止是你在挑书,书其实也在挑你。

遇到一本恰好对自己有启发,不会太难,也不会太单薄的书,就像是遇到对的人,没有早因为懵懂而错失,没有因为年华而错过。

所以很多爱读书的人,都感觉遇到一本好书就像是遇到一段缘分。

既然想要看书,还是试着自己去书海中亲自挑选吧。因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如何选一本适合自己的书?

1、去书店看书

想要选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书店,图书馆。

书店有大量的书,从励志类到专业类,从工具书到习题册,黑白的彩色的,无插图的,有插图的应有尽有。

书店有大量开封的书,可供翻阅,看上哪本,就打开翻一翻,成千上万的作者,总会有一个波动你的心弦,而数量多了遇到爱书的概率也就大了。

不用翻多,有时候只需要几页纸、或者几句话,就能感觉出这部书是否和自己有缘。

看书不要只看名字,不要只看封面,就和交友不能只看美丑一样。

能不能让自己多读一会,让自己学到一点什么,这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因为当你能够坚持读下去,阅读的习惯一旦养成,自然会拓展书的类别,各种知识慢慢就会习得。

所以刚开始挑书,以兴趣为先,以培养阅读习惯为主。

习惯养成,之后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2、如果没有时间去书店,可以用各种的app

看书不一定要看纸质的,还有一个试错成本低的方式就是使用各种看书app

现在的很多app上的书籍资源很丰富,还支持前几章内容免费看。

如果你不知道喜欢看什么,可以看一下推荐和排行。

遇到自己有兴趣的书,点进去翻一翻,就能确认自己是否喜欢。

试错的成本低,再也不用心疼买了一本不好看的书。

3、到短视频平台寻找书

当下互联网资源非常的丰富,很多视频制作者会上传一些书籍解读,当听了别人的解读,如果自己感兴趣,那么就可以去找对应的书籍来看。

这样做和看电子书很像,不过因为有人解读,所以很多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听一下高手的解读,这样就能降低阅读的门槛。

如果你真的想要培养阅读的习惯,建议你不要只是寻找高手的书单。

因为别人感觉好的书单,可能并不一定适合你。

如果真的要看书,就亲自寻找一下。

虽然真过程会有些曲折,但选书的过程中,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知,也更加确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这样的过程本身不也是一种财富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