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所谓隔代相克,逢三必变,这是一个法则

↑↑关注我们

每天看书摘

《易经杂说》作者:南怀瑾

读到过许多书。大部分的书作者都在穷尽办法论述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只有南怀瑾老师,他的谦虚是这样的:他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像慈鸟哺育雏鸟一样,一句一句的讲给听众,一句一句的写给读者,但是他不知道的,或者说是自我否定的,都化成了一个一个的问号,启发后人孜孜不倦的去探索和研究。

让晦涩难懂的《易》通俗化、,让前人隐晦地展现给读者,向南师致敬!

精选书摘

1.《易经》的三个内涵:理、象、数。

2.中医对于人身各部位的代表为木属肝,火属心,金属肺,水属肾,土属脾。

3.《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4.物质文明愈发达,人的欲望就愈高,人的欲望愈高,社会就愈乱,这是中国的人文思想。

5.“不三不四”这句话,又是根据《易经》来的。因为《易经》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这两爻在卦的正中间,亦是中心的位置,如果一个人不成样子,就被形容为“不三不四”。又如“乱七八糟”,即是从游魂卦、归魂卦来的。

6.《易经》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7.所谓隔代相克,逢三必变,这是一个法则。在生克之中,恩生于害,害又生恩。

8.一般人学佛,学自在,观自在,学道的如庄子说逍遥,既不逍遥又不自在的事,我才不干。人生就是求逍遥自在,身体健康很舒服,活着就痛痛快快、健健康康,要走就干脆,不拖累儿女朋友,也不拖累自己。

9.《易经》为儒家“五经”之首,又是道家“三玄”之一。

10.古人说的“察见渊鱼者不祥”,眼睛太厉害了,水里有几条鱼都看得清楚,并不是福,这样的人就算不短命,亦会患白内障,因为用眼力过度了。可知聪明滥用的不智,所以万事先知,并不吉利。真有高度修养,便万事先知变成无知,有绝顶的智慧而变成糊涂,只有少数几个有修养的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则是做不到的。

11.《周易》卦序的最后一卦是火水未济,这就告诉我们,自宇宙开始,人生最后永远是未济,有始无终,没有结论,所以学了《易经》,没有人能下一个结论的。历史没有结论,人生没有结论,宇宙亦没有结论,把握到了这个哲学,研究《易经》的道理就出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