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一场余秋雨,几番周作人

爱书人姜威1991年从哈尔滨闯到深圳,辗转进了深圳商报社做了一名记者。他文字功底好,写稿子做标题常常华丽典雅乃至花里胡哨。他写过一篇“市领导慰问执勤交通干警”的稿子,引题即是“十字街头沐风雨,红绿灯下写春秋”,虽然对仗有谱,难免空洞无物。写篇报道深圳企业在哈尔滨经营业绩的稿子,他也忍不住要对仗工稳,下笔就是“打入苏东,特区驻外诸侯祭出法宝;优势互补,深圳在哈企业站稳脚跟”。

所谓“技痒难耐”,大概可用来描述姜威编采新闻稿件时华词丽句为什么会溢出弊端。绝技在身却派不上用场,一时技痒,忍它不住,只好在标题导语上恣意涂抹。到了1992年开年,他终于忍不下去了,于是一脚踏入他最熟悉的文化领域,先写文章批评深圳没有大书城;到了2月15日,读书随笔又开始亮相,且一出手即是谈论周作人。

图文无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版或者阅读周作人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哪里像现在,《周作人散文全集》《周作人译文全集》《周作人散文类编》《知堂自编文集》到处都是,更不用说各类选本各种纪念版了。据我查阅资料库所得,在深圳报纸上专文谈论周作人及周作人研究者,姜威算得上是第一人。

他的这篇文章题为《“请到寒斋吃苦茶”》。他说,周作人曾长期尘封于历史之外,如今终于重新在当代文化视野中独树高标,形成了一个人言人殊的学术焦点,一个聚讼纷纭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及其涵纳其间的现实历史意味,是颇值得深长思之的。”

然后他就开始自曝“私人阅读史”了——

“首开其端的是岳麓书社,由钟叔河先生主持,于八十年代中期起陆续推出知堂全集,标志着苦雨斋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意识中的复活。继之,舒芜的《周作人概观》张大其势,显示了周作人研究的辉煌实绩。……真正把知堂研究推向高潮的,是钱理群的《周作人传》和《周作人论》。前者偏重叙述性,后者侧重评论性,互补生发,诗情理趣相得益彰。”

但是,他对这些著作并不满意,觉得它们都“留下不少的遗憾”。他倒也谦虚,称自己是“欲窥苦雨斋堂奥而尚未得门径者”。他说他愿意“尊从这位文豪的招请:'旁人若问其中意,请到寒斋吃苦茶’。”

他对周作人的推崇,后来不仅体现在他读书随笔的句式章法上,也体现在他毛笔练字的风格上,更体现在他对出版周作人文集居功至伟的钟叔河先生的推崇上。他很早就和钟先生联系,1995年还专门去长沙登门拜访。记得那个晚上,他从长沙打来电话,说正在钟叔河先生家聊天,我叹声不绝,言谈间一派“羡慕嫉妒恨”风光。我也是自1980年代陆续买了不少岳麓版周作人散文集;更奇妙者,1991年我竟然在石家庄买到十卷本钟叔河编精装“走向世界”丛书。记得有次姜威轻描淡写地说,你那套“走向世界”,有位朋友想要,多少钱卖?我立刻识破他的诡计,“是你想要吧?”我哈哈大笑,“不卖!”他终于演不下去,只好嘿嘿两声,自嘲几句“演砸了演砸了”收场了事。电话里他竟然说他就在钟家,明摆着是“复仇”来了😄😄。

更有一事:他当晚给我设下一个小骗局,一两年之后真相才大白。

那夜他在电话里继续报告消息。“你猜猜,”他笑着说,“还有谁在这里?”

我表示懒得猜。

“不猜算,猜也猜不着。对不对!”他这“对不对”一出口,我就知道他又喝高了。“余秋雨!”他压低嗓音却又用力地说。

这又把我惊了一下。当时我正迷《文化苦旅》,天天“文化散文”不离口,还写了一篇《天上飘着余秋雨》,表达我对《文化苦旅》的赞美之情。

“你等着!”姜威说,“我把余老师叫过来,你和他说几句话。”

我哪里敢啊!“别别别”,我心情紧张,连忙阻止。无奈电话那头没有了讲话声,脚步声倒清晰。我这里手握听筒,不知该马上挂,还是该继续等。

姜威的声音终于又出现了。“余老师正和钟先生聊天呢,不和你说话了。”姜威边说边嘻嘻笑个不停,“余老师让我转告你,你那篇天上飘啊飘啊飘着余秋雨,写得不错。”

放下电话,我惊魂难定:“不会吧!余秋雨会表扬我文章写得不错?”半信半疑间,免不了一番辗转反侧。

过了一段时间,我即有机会认识了余老师。我很想让余老师说说我的那篇文章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余老师微笑着问我:“什么天上飘着余秋雨?我没看过!”

我一惊,又说:“前些日子你们在长沙钟叔河先生家聊得很开心吧。”

“大侠,这是谁告诉你的?”余秋雨说,“我从来没有去钟叔河先生家里摆拜访过啊。”

我后来也没兴趣再去姜威那里求证什么了。他一定是又喝多了。当然,我也想太多了。哈哈😄

姜威去世一晃十年。现在想再开几次这样的玩笑,岂可得哉!岂可得哉!

(0)

相关推荐

  • 关于《知堂书话》的几句话

    作者:买超 <知堂书话>:周作人著:钟叔河编订. 几天前从网上订了<知堂书话>,上下两册,钟叔河编纂.1990年前后,曾在三味书屋(北京的一家私人书店)见过这本书,当时刚开始读 ...

  • 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定义

    今天听书,听到余秋雨老师对文化的极简定义: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而对于集体人格,他又是这样定义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集体人格是指一群人在 ...

  • 沈必晟:些小虫鱼俱磊落

    一本算不上新的书,却有三位名家联袂登台,可以想见这部<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的份量了.周作人诗,丰子恺图画,钟叔河笺释,似可谓之"好戏连山唱满台". 知堂老人做儿童杂事诗, ...

  • 胡洪侠|一场流动的阅读飨宴

    ni 大概自2004年起,每逢4·23世界读书日,深圳一帮读书人都会大大小小聚一下."大聚"是开座谈会,大家聊书聊城聊天,"小聚"则是略去开会环节,饭桌上边吃边 ...

  • 胡洪侠|如果没有书店,城市将会怎样

    昨夜二更到苏州.托朋友王道订的酒店,说是在相城区,原属苏州郊县.果然下高速不远就到了,前后远离城市灯火,只有酒店大堂灯火未熄.今早下楼早餐,才发现酒店原来在湖边,风景竟然甚佳. 今天王道做导游,踏访苏 ...

  • 胡洪侠| 范用存牍中的姜威往事

    <范用存牍>,汪家明编,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9月第一版. 此书一套四册,收范用先生存友人来信1800多封.全书按通信人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书后附通信人简介."H-L" ...

  • 胡洪侠|董桥《文林回想录》

    疫情不仅减损人情交往,也耽误书缘缔结.一国之内,因为有诸多电商平台助力,喜欢的书还可以照买不误:一涉境外,麻烦比天大,检疫防疫之严,海关有如"鬼门关.我当然支持对新冠病毒"严防死守 ...

  • 胡洪侠| 台静农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实难”

    <乡愁的理念>,董桥著,北京三联1991年5月版. <乡愁的理念>1991年5月出版,整整一年以后,1992年5月11日,我才买到一册.书中48篇散文小品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有段 ...

  • 胡洪侠|“童年”之后,“读者”也消逝了

    <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美]斯文·伯克茨著,吕世生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1月版. 今天想重述一下30年前的一堂课.那是1992年的秋天,一位名叫斯文·伯克茨的教 ...

  • 胡洪侠|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港台版“书之书”|之七 “活在书堆下”

    这些天扶助一万多册书陆续走进纸箱.同事问是否需要帮忙,我坚拒.收拾藏书是自己的事,岂能假手于人? 一本一本自书架上取下,翻翻,或不翻,扫一下封面,迅速考虑眼下的分类.分箱,和日后的分楼层.分房间,然后 ...

  • 胡洪侠书话|以一本大书,致谢深圳的大美

    <南寻深圳>序 2014年10月16日 2012年夏,<晶报>创设"独唱团"系列专版,邀请资深编辑记者以专栏作家姿态披挂上阵,在自己擅长领域每周发言,靠鲜明 ...

  • 胡洪侠:牯岭街中年淘书事件

    本文图片均采自网络 [此文写于2013年12月]  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拍成上映二十多年了,我久闻其大名而从来没看过.这次因想着要写牯岭街,在网络里搜资料,只见满屏幕说的都是杨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