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国派大才子来谈判,群臣无一人敢去对辩,皇帝为何派个文盲去?

兵交,使在其间者可也——《左传》。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大约是一项约定俗成的规定,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96年楚庄王派使者申舟出使齐国,可刚走到宋国就抓了起来,楚庄王一听,一个小小的宋国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还得了,于是派兵围攻宋国。

宋国华元深感大难临头,他就潜入了楚国大营,挟持了统帅子反,经过一番协商楚庄王同意退兵,但华元必须成为子质。

有了这前车之鉴,使节身份地位得到了提升,不管走到哪里,都享有“不斩”的待遇。

千百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各路势力起兵割据,相互吞并,以此来扩大国土疆域,公元938年,徐知诰自称唐宪宗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名李昪,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李昪建国之后,提倡休养生息,休兵罢战,跟周边的国家交好,李昪的政策促进了南唐经济发展,这一时机文学、书法、音乐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李昪去世之后,其子李璟继位。

李璟有着一腔抱负,眼看南唐富国强兵,也想建功立业名留青史,他就对外用兵,先后灭掉楚、闽两国,李璟在位时期,南唐的领土扩张到的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大兴土木,导致国力日下。

李璟也留下了一堆烂摊子给南唐后主李煜,不过李煜擅长诗文、绘画、书法,不懂治理国政,南唐是一蹶不振,后周则在柴荣的治理下日益强盛,柴荣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可惜英年早逝,赵匡胤就“黄袍加身”发动了陈桥兵变,兵不血刃打下了后周,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同样有着统一天下的雄心,他采取以弱后强的政策,先以假途灭虢之计灭了南平和楚,随后又盯上了后蜀、南汉,最后选择攻打南唐。

李煜自然十分害怕,不仅派遣使者入宋,还奉上了白银两万,金银龙凤茶酒器数百件,但这些还不够,依旧没有阻拦宋兵的步伐,宋太祖灭掉南汉之后,李煜就改称“江南国主”,一年后又降宫廷当中的规格,就连诸王的身份都是“公”,同时下令不再称“诏”。

李煜该做的都做了,可这样就行了吗?宋太祖真的会保留南唐吗?李煜还不放心,派了徐铉北上谋求和平。

徐铉,江苏扬州人,自幼就非常聪明,十岁就能写文,十来岁就名著江左,跟韩熙载齐名,在江左,他又跟江宁人徐熙、徐锴并列为“三徐”,在江南一带很有名气。

徐铉北上谈判,让宋朝都慌了神,群臣都不敢跟他对辩,宰相就挑了几个才气不错的人,让宋太祖定夺,然而宋太祖看都没看就让他退下,又让宦官召来了殿前司数十人,这十余人中有一大半人都不认识字。

宋太祖就挑了其中一位文盲侍者让他去跟徐铉对辩,不止是侍者,就连宰相、宦官都觉得奇怪,派一个文盲不是自讨苦吃吗?他们也不敢询问太祖的意思,就让侍者立刻动身。

徐铉一看来者相貌平平,不像是有才学之辈,但也不敢轻视他,徐铉就决定给他一个下马威,一开腔是妙语连珠,旁观者都惊叹不已,而侍者根本就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附和他说“嗯、嗯”。

侍者不跟徐铉争辩,这让原本就占据上风的徐铉一下就落入了一个困局,两人一连住了好几天,侍者都没有跟他谈及军事、用兵的情况,不管徐铉用什么办法,侍者就是不跟他酬答。

一连说了几天,嘴皮子都累了,徐铉也找不出新词了,赵匡胤更是回了一句: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徐铉这次的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回去没多久,赵匡胤就灭了南唐。

其实他这次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他手上没人任何可以用来谈判的筹码,而宋朝兵强马壮,攻城略地不在话下,南唐一开始就失去了谈判的先机,所以赵匡胤根本不重视这次谈判。才让文盲对付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