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写了一篇微头条,主要说了两个问题:...

我前面写了一篇微头条,主要说了两个问题:

一是在《伤寒论》中,附子不用先煎;

二是在《伤寒论》中,生附子煎的时间反而比炮附子要短。

这两点都是白纸黑字写着的,是无可争辩的。

有的朋友说,按书上的水量煎,虽然不先煎,但也属于久煎了,现在煎药时间短,所以还是要先煎的好。

这么说是有问题的。

第一,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生附子比炮附子煎的时间短。

第二,既然认为以前煎药时间常,那现在要做的是把其他的药的煎煮时间也要延长,而不是先煎附子。

药怎么熬,怎么服用,对疗效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在每张方子的后面都写明了具体的熬药方法(丸、散是制作方法)和服用方法。

《伤寒论》中,在所有含附子的汤剂中,方后都是注的“煮取”二字,但桂枝汤方后却注“微火煮取”四字,可见张仲景熬附子并没有刻意延长时间。

附子一定熬的时间短就毒性大,熬的时间长了毒性小吗?#快问中医超能团# @快问中医

我看未必。如果只熬一分钟能有多大毒性呢?如果把附子毒性和熬制时间的关系画成曲线图,肯定是两头低中间高。

现在人们都是”唯成分论“,都忘了中药治病是靠四气五味,所以为了把有效成分熬出来,都有意无意的延长了熬药的时间。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熬十分钟出来的成分和熬二十分钟出来的成分不仅量不一样,各种成分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焉知改变了熬出成分的比例不会影响药效?

我再这里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熬药之前先泡药,最早是哪本书里写的?如何做到的全国统一?我才疏学浅,请大家指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