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把“太监”和“宦官”混为一谈,认为宦官和太监是一回事。
当时,人们把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统称为宦官。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不都是阉人,东汉以后,宦官“悉用阉人”。而“太监”一词,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那时的太监是一种官职,并非后来意义上的太监。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在全国设置了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二十四衙门。因此在明朝,太监是宦官的头儿,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他们直接管理一般宦官。因为清代将侍奉皇帝及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监之称,所以宦官便和太监混为一谈了。袁世凯称帝时,宫中仆役全部由女官担任,太监全部被赶走,太监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