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济困美德的历史根脉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帮助他人为乐、以解人之难为荣,扶危济困思想彰显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历史脉络
扶危济困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中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华夏儿女就萌发出关爱救济穷苦的思想。《尚书》中提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不虐无告,不废困穷”,认为执政者要积极推行善政,使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并及时周济处于困苦中的群众。“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这是《诗经》中一首名为《鸿雁》的诗,文词优美又寓意深刻,体现了对弱者的怜悯和同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扶危济困思想有了大的飞跃。孔子提出了仁爱的思想,鼓励人们要广泛地爱护周围的大众,及时帮助处于困难的人。他说:“泛爱众而亲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则主张兼相爱,提倡人们应该像爱护自己亲人一样爱护别人,又提出人应该互帮互助、周急济贫。他号召“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
在多方面思想资源的滋养下,扶危济困逐步深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骨髓里,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这在汉语的词汇中就可见一斑,诸如“仗义疏财”“慷慨解囊”“周急济贫”“济弱扶倾”“轻财重义”“见义勇为”等等成语不胜枚举。民间谚语也有很多,比如“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这些成语和谚语口口相传、代代相继,扶危济困的精神也随之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不断流淌。
文化内涵
一是济人危难。人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有些困难单靠个人的努力无法克服,这就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在面对困难的时刻,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哪怕只是一点一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广贤文》中说:“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面对困难之时,人们特别渴望特别需要他人的帮助,此时帮助的到来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因此,善良的人们都是对处于困难的他人加以特别的关怀,这些人或者是在社会中有困难的群体,诸如鳏寡孤独,或者是一时遭受天灾或疾病,生活面对严重困难的人。积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体现出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和美好人格。
二是助人为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帮助处于困境的人是一种人生的快乐。明代吕近溪说:“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这种由助人得到的快乐,是精神上的愉悦感、灵魂上的幸福感、内心上的富有感。无论是儒家的“泛爱众”,还是墨家的“兼相爱”,都认为应积极去关爱他人,急人之急,帮人之忧,救人之危。这种洋溢着与人为善的优秀品格,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灵中,培育了无数仁爱之士。从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 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都心系百姓,为改善百姓生活、改变弱者处境,而不懈努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是一部扶危济困的美德流传史。
三是团结互助。扶危济困思想,在传统社会中另一种表现是团结互助。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困难,既帮助他人也需要他人帮助。这体现了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自然灾害,战胜事故灾难,靠的就是这种精神。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战国时期孟子就指出,居住在同一地方的人们,不仅平时要相互友善,还要在困难时期相互帮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管子》则提出“死丧相恤,祸福相忧”,认为人们在困苦时精神上的相互慰藉也非常重要。这种面对困难时团结合作的思想,体现出强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古代民间社会的邻里团结、互助和睦、助人为乐的文化,正是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价值底蕴
一是人性本善的道德观念。要帮助处于危难困苦中的人们,是出自外在的义务和责任,还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应该是后者。孟子指出,人人都有怜悯体恤他人的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他举例说,看到小孩将要掉进井里,人人在那一瞬间都会不假思索生出恻隐之心。由此可见,这种恻隐之心是人心灵深处固有的善念,而不是来自于外界的约定。这种恻隐之心,是一种对他人的困难感同身受的同情心,是一种愿意采取行动去减轻这种痛苦不幸的怜悯心。正是因为这种同情心、怜悯心的存在,人们才愿意采取行动去雪中送炭、济困解危。
二是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高扬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肯定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这为扶危济困思想提供了价值依据。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天地中间人最为宝贵。因为人最宝贵,所以人的生命权生存权需要得到保障。高度关注最需要保障生命权生存权的群体,例如鳏寡孤独、老弱病残。作为政府的行为,这就是善政养民;作为个人的行为,这就是行善积德。
三是天下为公的共享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地是人类所共有的天地,天地之间的有限资源也应该为人们所共有。扶危济困思想体现的就是这种公平和共享的理念,它鼓励财富在人们之间流动,由富人流向穷人,不至于让社会中有的人极端富裕,有的人极端贫困。《道德经》中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作为富人要顺天之道而行事,就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生活,只将财富留给亲人,而是应该多去关心关怀困难之人,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帮助他们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