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 可以不理解,但也请温柔以对
全文共计3272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隐情
最近两天,
崔雪莉的自杀事件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年仅25岁。
无数网友们开始缅怀她,缅怀她的作品与笑容,开始觉得她特别善良美好。
我不是雪莉的粉丝,看到热搜简直不敢相信,心中一颤半天不敢点开。
每次看到她的照片我都会点开放大。
看看她用什么颜色的唇膏,腮红,甚至也照着她的样子买过吊带,剪过刘海。
虽然每次上热搜下面都会骂声一片,但我一直挺喜欢她这种个性。
明明可以凭脸吃饭,她却依然我行我素,一副酷酷样子。
我会永远记得她毛绒绒的发梢,水蜜桃色的脸颊,粉嫩的双唇和笑起来弯弯的眼睛。
“当一个人死去,全世界开始爱她。”
这句话再真实不过了。
在崔雪莉的生前,没有得到如此善意的对待。
童星出道的她,被娱乐公司力捧。
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却很少有人看到娱乐公司中弱肉强食的残酷。韩庚、鹿晗都有抱怨过SM公司制度的严苛,艺人剥去表面的光辉灿烂,竟然还不如普通的打工者。
崔雪莉承受了一些什么,
我们不知道。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崔雪莉因为没有穿内衣被骂,
因为在网上PO出大尺度照片、
直播活烤鳗鱼等事件被怀疑精神有问题。
崔雪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恶评像流不干的小溪,源源不断地出来。”
她希望“观众朋友们能够多多疼爱她”,
可是大家已经习惯性地羞辱她,恶意辱骂并没有因此停止。
直到她死亡。
死亡的分界线让她不必再受污言秽语的迫害,
死后人们的态度突然来了一个大反转。
这个现实,一定让她觉得可悲又可笑吧。
忍不住想起了之前的新闻,有两个女子在涠洲岛附近失联,其中一人身亡。
两个女孩,一个“开玩笑”说要跳海,一个在酒店留下了自己的遗书。
家属们的反应特别相似,“不可能的。”
“不可能的,她平时特别阳光开朗,也很喜欢笑,怎么会选择轻生?”
“不可能的,她不像是要自杀的人,跟大家都相处得很好啊。”
但“不可能”的事情,
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可能。
原来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无法随时随地地掌握另一个人的情绪,有时候自诩了解,看到的也只是别人表现出来的表象。靠这些表象去判断这是怎样的人,去评定一个人的选择,总是显得苍白无力。
这两个女孩,都曾在朋友或是社交网络上吐露过真言:
压力太大,有点撑不下去了。
沉重的生活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是面对亲近的人,还是不得不露出笑容,说一声:我很好。
不去探究这背后的隐情,可能完全无法发现,每一句“我很好”的背后,都是一句“我要坚持不下去了”。
而这个时候,亲近的人所谓的了解与干涉,很可能是对对方的再一次伤害。
推己别去及人,你真的了解情况吗?
推己及人是很多人都喜欢做的事情,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别人这么做对不对,从自己的立场去评价其他人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但人之常情不代表这就是对的,事实上,这种行为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体现。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你不知道对方的处境,不明白对方的隐情,擅自指手画脚,不是在帮助对方,而是将他往进退两难的境地里再推了一把。
以前我也挺喜欢做这样的事情,有朋友遇到了问题,我总喜欢帮忙出谋划策,当然在别人看来,这很可能是一种“多管闲事”。
比如有个朋友工作很不顺利,他不喜欢现在的职场环境,一直想辞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却没有考虑好。我看他特别纠结,就告诉他,“要辞职就赶快准备起来吧,考虑那么多反而走不了了,很多人就是因为想太多才变成一个特别庸碌的人的。”
他没理我。
说了几次之后,他不耐烦了,直接说:“请你不要再从你自己的角度给我建议了好吗?你根本不懂我的情况,就在这里自以为是地给我建议,是想要炫耀你有多厉害吗?”
我瞠目结舌,天地良心,我真的没有这样的想法。我万万没想到他会突然爆发,与此同时,我又觉得有些委屈,我纯粹只是想帮忙,他怎么能这样误会我?
后来跟其他朋友聊起这件事,他们没有一味地站在我这边,而是说:“在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尽量别给这样的建议。辞职不是小事,他久久不动肯定有原因的。家庭情况不支持他去别的地方发展,他没有足够的储备去他自己的行业,他身上背负的压力让他没法说辞就辞……你有去了解过吗?”
我还真的没去关心过这个过程。
反思了一下,如果有个人在不了解我的情况下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那我肯定也不会开心。有时候别人可能根本没准备付诸行动,只是跟你吐槽一下,你怎么就非要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做事呢?
比如我跟人吐槽小毛豆把我折腾得够呛,对方要是跟我说:“当初你就不该要孩子。”
我肯定得翻脸。有时候孩子给我带来的烦躁是真的,但是他给我带来的为人父母的充实与温馨也是真的。
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
有时候我们说是好心。
可实际上,这是好心做坏事。
别人眼里的情况,跟你自己眼里的情况,
很可能是两码事。
在这之后,我说话做事就比以前慎重了许多。开口给出评价和建议之前都会再三考虑:
他真的需要我的这些话吗 ❓
我说的这些话能够帮到他吗❓
还是说其实我说的东西可能会伤害到他❓
好为人师多简单啊,张嘴大道理就可以扯出来,难的是学会闭嘴。
以帮助为名的伤害
写到这里,突然想给大家推荐一部美剧
《难以置信》,豆瓣评分9.3分。
改编自普利策奖获奖文章《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奸事件》,女孩被侵犯后报警,却被控告“报假案”。
在她报案之后,警官反复地盘问女孩一些细节,结果她说得模棱两可,在加上养母的暗示,连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说的话,更改最初的证词。
大家就以为这是她编造的谎言,就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女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
但事实上呢?
女孩的确遭遇了侵犯,只是受过伤害之后,每次提起都是揭开她的伤疤,她下意识地想要逃避,潜意识也在回避糟糕的情况。在不了解女孩心理处境的情况下,大家都将她的情况当成了谎言,警官、父母、老师、同学……他们的目光让她如芒在背,让她在伤害之后还在不停地遭遇二次伤害。
这不是他们的本意。没有人试图伤害那个女孩,每个人都试图从自己的角度帮助她,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实实在在的伤害。
可能警官也很无辜:你要是真的受害者,为什么不把当时的情况好好说出来呢?说出来之后为什么又要否定自己的说法呢?这样别人以为她在撒谎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可是他不了解女孩在受伤之后的恐惧、挣扎,反复提及这件事会将她禁锢在当时绝望的气氛里。不是她不想配合,而是她做不到。
不理解却又自以为是的帮助,
或许就是最大的伤害。
还有人想说她不够勇敢的吗?
你又不是她,又怎么能帮她勇敢?若是其他人在她的处境中,说不定还没有她做得好。
这部剧叫做《难以置信》,是女孩的隐瞒难以置信,还是警官与周遭的人的反应难以置信,还是事实难以置信?
“感同身受”这个词有时候真的只是一个自我安慰,然后顺便安慰一下别人的词。
一个人是很难对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的,身世、经历的不同,造成了性格、格局的不同,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当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生活幸福的人很难体会到那种挣扎的感觉。
既然如此,又何谈感同身受?
难怪托尔斯泰也要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可是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是时候停止以“帮助”为名的伤害了,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要随便去评价。或许你评价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很不舒服。
为什么有时候一个人没法改掉自己随意评价别人的毛病?
多半是优越感在作祟。
这个时候的人们,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个情况是我能处理的,这就是一个小问题,我随便提两句建议就能解决了,根本不需要这么如临大敌。
可事实上,你的建议不能解决问题。这么做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优越感,只会显得你莽撞不通人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难言之隐,如果只了解表面,如果不清楚情况,还是不要轻易地下结论,不要轻易评价你不理解的言行。
夸夸其谈无法证明你的修养的时候,
学会“闭嘴”可以证明。
有时候,闭嘴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可以不理解,但是至少别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