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淡去的年味,无所归依的乡愁,不再期待的过年

离过年已经不足十天了,街上还很安静,大多成年人心里面也似乎无动于衷,对于过年,一年没有一年期待了。

记得少年时,过年是生活中最隆重的时刻,是一年最期待的日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农历春节年,串起人们贫穷的日子,丰富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关于年的记忆,占据着每一个国人的胸腔,新衣服和新玩具,男孩子的鞭炮和女孩子的花裙子,成年人的相聚和老年人的膝下承欢,太多愿景在过年中都能得满足。

腊月的街子天,是一年最热闹的时节,琳琅满目的商品,铺满地摊的对联年画,玩具、小吃、水果、农特产品,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衣服展架……四面八方涌入而来赶集的人们,在街子上,不断丰富着年的内涵。

在村子里,腊月时节,外出读书的学子,打工经商的人们早已经回来,邀约着相聚在一起,谈论着国事村事家事个人事,平日里安静的寨子,一下子热闹起来。

家里还有游子未归家的老人,每天不自觉地望着村口,在等待着那个熟悉身影的出现,在等待着那份牵挂和想念归家。

春节,造就了人类史上的奇迹,数亿人口的大迁徙,携带着大包小包,包包都是爱和期待。

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忙,正月闹,过了十五年才完”。记忆中的年味,淳厚绵长,冬日寒冷,年节热烈,交织在一块,让人对生活心生期待。大人小孩在一个忙碌的一年轮回后,再次回到原点,整装待发。

曾经的年味,是相聚,是分享,将各自最好的一年收获,在亲人朋友间分享;是全家老少齐上阵,一起除尘大扫除,是妯娌间磨豆腐打粑粑;是老人小孩欢聚。

曾经的年味,是压岁钱,是新衣服,是家族家人聚在一起守岁,是温馨中辞旧迎新,在爆竹声中迎新辞旧,在年画对联中对未来的展望。

曾经的年味,每逢佳节倍思亲,对在外的游子来说,年味是时光中不变的旧人旧事,是乡味乡音;是牵挂、欢聚、美食和沧桑岁月里不变的情愫。

曾经,思念,祝福,团圆等一切美好的词语,都和年味息息相关。

现在,年味逐渐淡了,乡愁,也越来越无所归依。

我想,逐渐淡去的年味,可能和这些方面有关吧

传统的交流方式被网络时代的技术和手段冲击,见面的寒暄问候,被微信短信代替,见面相顾无言,各自在手机热聊。手机,隔离了亲情和友情,在虚拟中,我们也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自己。

时代观念的转变,一切朝钱看,故土容下不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时代的压力下,都在为生计拼尽全力,无暇让仪式感,在生活的日常中扎根生存。

人员流动的加剧,乡情的淡化,有些兄弟姊妹,都可能不是一个地方出生的,不像之前的人,大都守着自己的故土度过一生。现在的年轻人,故土逐渐淡出生活,当父母不在了,可能就很少踏足出生的那个城市和村庄。

家族亲情也淡了,时代不停地赋予生活新的内容,除了吃饭睡觉,空余的时间,都在忙着赚钱,家族亲人的相聚时间,屈指可数,自然淡去了曾经一起守岁,一起对抗岁月侵蚀的温馨。

曾经的过年走亲戚,因为车马慢,大都步行,一般都要相聚吃饭,现在的话,网络问候,或者开着车,演变成送快递一样。

年还是那个年,每一个春节,都在如约而至,物质在不断丰富,内心却在贫乏,我们在不断得到,也在不断失去,淡去的年味,伴随着我们再难找回的那份纯粹,那份虔诚,那片热恋的故园,那份浓烈的亲情,那丝痛彻心扉的乡恋。

年味,是我们民族的独有风景,旧年结束,新年开始,赋予我们对生活和未来的期待。

时代的变化,改变了年味,但不应该改变我们,我们需要在新时代下为年味赋上新内容,让人对生活有期待,有未来有向往,让有仪式感的生活,贯穿在我们生活的始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