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课|姚锡娟:朗诵八字诀之一:“熟”

一个有态度的朗读号

姚锡娟老师的这个讲座,在网上流传了一段时间了,很多公众号在转。我们也打算转,但不只转这么简单。
我们还要按惯例,加上理解和分析,以及适当的补充
因为很多非常重要的东西,你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你很可能是听不出来的。很可能听完之后,只是买椟还珠。
所以,这一期讲座,我们要分段发。以免知识量太大,你理解不透,记不住。那样,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学习要循序渐进。循序且不说,我们先来渐进。姚老师讲的8个字,一个字一个字学习。保证比你直接听一遍的收获,大得多得多。
本文带下划线的蓝色字,都是链接。点击可打开相关内容。
姚老师讲,朗诵背后的后盾是文学,与文学紧密相连,没有文学就没有朗诵;同时它又有独特性,用诵读的方式去表现。它在文学的母体里吮吸着乳汁,以有声有色的朗诵体现汉语之美、文学之美。
这里,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朗诵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那么,文学作品创作的一些规律,同时也就是朗诵的规律了。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知有多少人与我有同感?
所以,作为朗诵者,必须也同时是文学爱好者。我还有一个观点,要想真正体会到文字的写作技巧与内涵,还必须自己动手写一写
就是说,作为有声语言爱好者,不但要爱读书,爱文学,同时还要爱写作。读书是一种输入,写作是一种输出,而朗读朗诵,其实是兼有输入和输出的功能,或者是以输出的方式来输入。
那就接近于著名的费曼学习法的本质了!
所以,朗读者,在学习语言或文学方面,会有独特优势,因为天生就是费曼学习法的践行者。
姚老师总结一生的经验,归纳为8个字:熟、懂、化、说、准、松、真、新。
这8个字前呼后应,前因后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熟

熟读作品,熟悉作品。这是基本理解。
但怎么去做到?
熟悉作品、熟读作品,目的方法有所不同。熟的过程,要体味作品的结构、样式、人物、思想、情感、语言、韵味……
体味这个作品一切的外在和内在的特点
所谓“特点”,就是和别的同类东西不同之点。
比如《致橡树》,熟读的过程中要想,它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刚开始,“凌霄花”、“鸟儿”,都是比喻的手法。用了一连串比喻,出现一连串名词。
这些名词,在诗中,叫“意象”,就是承载着某种意义的形象。这几句的重音,就都在这几个名词上。那些修饰的词,只能做二级重音。
这首诗里,大量的意象和修饰词,都可以这样处理。当然,如果你有特殊的考虑,允许有例外。
当然,至少有一个“绝不像”也是要强调的,它用的是否定的方法,表示态度坚决。层层推进,随着比喻的力度加大,一连串的否定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后面还用了对比的方法。你、我……有刚柔和强弱的对比。
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对这些有“感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性认识。这个“感觉”非常重要。上述的这种层层递进和对比,最终要变成你的感觉而不仅仅是理解。
读的过程中,要不断默默地体验这首诗的特点。要了解作品的规律、表现方式。这就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才能达到“熟”。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三人称叙述的童话,但它不是一般的童话中拟人的手法,而是真实的人和事。
童话中现实遭遇和梦幻感觉交替出现,它用火柴的明灭的幻觉来表现,来对比幻象与现实。
最后一课》,第一人称,从七八岁孩子的角度表现爱国主义内容。但全文没有爱国主义4个字。每一部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熟悉作品要熟悉每一部的特点。
要重视作品给自己的第一感觉。即第一次看给我感情最有冲击的地方,这往往是作品最有魅力的地方。朗诵的时候要想办法还原这个地方。
当然,有人会说,有的作品,我第一次读,震撼很大;读得多了,没感觉了。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我也遇到过。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和姚老师说的“熟”相悖呢?保持作品初见时的新鲜感和“熟”,哪个更重要呢?
其实,我的体会,所谓“没感觉”,其实还是不够多
比如一部作品,你读第一次,感觉很浓;读三五遍,感觉淡了。但你继续读下去,读20、30遍,你会忽然发现你第一次没有关注到的一些细节。你再读下去,读到100遍,你会发现无数你第一次读的时候没发现的细节。
读到足够多的次数以后,那种新鲜的感觉又会回来,而且回来时候,其实已经不是初见时的模样了。整篇作品的宏观布局和无数细节,都在你心中了。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样,其实就做到“熟”了。
作者

高昂

中华文促会语言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华文促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懂点技术懂点节目也懂点播音

传统媒体资深从业者

爱说真话、实话、大白话

“声境界”公众平台创办人

声境界

一个有态度的朗读号,不做朗读朗诵的搬运工。因为,我们真懂诵读。
27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