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IB期术后到底要不要治疗?有高危因素者必须化疗,包括四点

不止一次有网友向我咨询肺癌IB期术后到底要不要做治疗?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IB期确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分期,说它早,也不是特别早,说它晚,也还算比较早。这个分期可以通过腔镜或开胸做根治性手术,但它不像原位癌和微浸润癌有极高的治愈率,IB期肺癌病人术后有一定的复发转移概率,15%-20%左右的IB期患者可能会在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

什么是IB期?

按照国际肺癌TNM分期,IB期的T分期是T2a,T2a是指肿瘤最大径>3cm,≤4cm,N分期是指区域淋巴结的分期,分的是N0,就是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M分期是远处转移分期,M0属于没有远处转移,T2aN0M0即IB期。

除了肿瘤大小之外,对于最大径3cm以内的肿瘤,如果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也会被划到T2a。1.累及主支气管但未侵及隆突;2.累及脏层胸膜;3.伴有部分或全肺的肺炎、肺不张。所以,我们在进行分期的时候,单纯看肿瘤大小是不够的,有时候即便肿瘤很小,只要侵犯胸膜则意味着分期不同,治疗也有差别。要准确判断肺癌是否侵犯脏层胸膜,术后标本需要行弹力纤维染色诊断,这个得依靠手术科室和病理科的密切协作。严格来说,手术医生对术后病理分期是最有发言权的。为何不少病人更愿意到大医院手术,因为大医院手术更规范,分期更严谨,毕竟分期直接决定了后续是否治疗。

IB期术后到底要不要治疗?

我国2020版CSCO肺癌诊疗指南是这样写的: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完全性切除的患者,IA期不建议化疗,IB期非小细胞肺癌由于缺乏高级别证据支持,同样不推荐辅助化疗。

但是,美国NCCN指南则推荐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考虑”化疗。这个高危因素包括:低于45岁者、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术后病理提示脉管有癌栓、病理提示累及脏层胸膜、淋巴结检出数目过少、病理亚型为微乳头型。

所以,IB期术后到底要不要做治疗,首先得看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如果有高危因素,临床医生通常建议做4次术后辅助化疗。腺癌首选培美曲塞联合铂类,鳞癌可选紫杉类、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铂类。也有专家认为,鳞癌对化疗相对不敏感,IB期术后化疗获益并不大。此外,病人自身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果病人基础疾病多,或者体力状况差,这类病人即便有高危因素存在,术后化疗很可能弊大于利,同样不建议做辅助治疗。

在最新版2021版NCCN指南中,术后辅助靶向地位提升,指南建议IB至IIIA期有EGFR基因突变者建议化疗后奥西替尼维持治疗,维持时间为3年。所以,如果说有高危因素存在,病人治疗意愿强烈,可以在辅助化疗之后使用奥西替尼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转移概率。这种治疗方式是有循证医学依据的。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