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勇:平民英雄李能

平民英雄李能

文、徐志勇

沙河南岸不远,界首太和交接处,界首城东南方向约十公里之地有一村庄,叫李能庙。别看此村人口只有一千六百左右,在方圆十里二十里,却大大的有名。

李能庙辖于田营镇,首先,名声赫赫的“田营十三窑”,即界首市著名的刀马人彩陶的发祥地,其公认的最早源头,就在李能庙。以至于田营镇政府在李能庙的东北,建立了一处陶器工艺展览室,供人们参观。
     源头之所以在李能庙,究其原因,和其自然环境大有关联。李能庙毗邻界首市著名的湿地陶庄湖。陶庄湖宽八里长八里,在此曾建陶庄湖农场和陶庄湖鱼苗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此处尚“掘地三尺即为井”,可见地势之洼。当时,农户们只能收一季庄稼,夏收之后,雨季来临,无奈之下,只有把土地撂荒闲置。
   有此背景,李能庙的先民们为了养家糊口,只好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农业之外,率先利用当地的优质胶泥资源烧制简单的土陶,并不断的对外传播,最终形成以卢窑,魏窑,盆张窑等为代表的“十三窑”这个亦工亦农的生态模式,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马人彩陶工艺”的诞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土陶产业渐渐失去生存的基础。不料,只沉寂了短短一二十年,聪明的田营人便把以铅为原料烧制陶釉的技术发扬光大,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渐渐的形成以废旧铅电池为原料提取贵重金属铅的作坊群落,又为界首市城市矿产的显赫名声立下汗马功劳。如今,界首市的资源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闻名遐迩,铅产量及铅电池产量占据国家级的重要地位,并取得金属铅的国内定价权。
    此村虽以李能庙为名,但村中却以孙姓张姓为主,没有一户李姓人家。那么,此村为何建有颇有名气的李能庙?李能又为何被冠以万能神的名号且延续数百年的香火呢?关于李能的传说又为何被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并代代相传呢?
    笔者为此曾亲到李能庙村实地寻访考察。当我面对李能庙村民,第一个坦率的提问就是:“真的有李能这个人吗?”

 “有啊!李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区域性人物,谁又能费尽心思编造他呢?”两位孙姓村民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那么,李能又是什么时期,就是说,是哪一朝哪一代的人物呢?”

  “元末明初的吧,因为只有那时候人烟稀少,荒地最多,野兽也最多。”其中有一个叫孙强的这样回答道。

  结合李能传说核心元素,再结合李能“不为县志等正史所记载”的情况,此说也颇有说服力。就这样,经笔者两年的探访求证,关于李能此人的定位,渐渐的“有了眉目”。

  可能在元末明初时期,界首作为反元英雄刘福通的家乡,战乱频繁,人口锐减。后来朱元璋从山西江西等处果断移民,但一时之间仍改不了地旷人稀野兽众多的局面,更何况李能庙又处于陶庄湖这个湿地的边缘呢!在此背景下,李能作为一介平民,开始登上“家乡历史的舞台”。

  首先李能此人健壮,聪敏,特讲正义。可有一则“万箭不中”的传说为证。

  有一天,爱打抱不平的李能,终于惹起当地豪绅的“众怒”,率数百人对李能予以“围捕”。当他们把李能合围在一片棉花地里,由于不敢近身搏斗,便叫嚣让李能来个“万箭穿身”。不料想“万箭”之后,李能不但站起身,而且手里多了一把神弓,于是乎,众人争相逃窜。由此,正式树起了李能的威名。原来,此地正是李能的一个备用过夜处,他趴在坑里,撅起盖有两面犁铧作为盾牌的屁股,手里却准备着弓箭。

再者,李能特幸运,是当地群众所说“福不大,命大”的人物。有“三支神箭”的传说,足以证明。

  由于当地虎狼横行,成为黎民百姓的一大祸害。在陶庄湖东岸的一处土丘上,出了一只大个头的猛虎,猎人对其无可奈何,只好找到李能。三碗酒下肚,李能便口出狂言:“凭俺三支神箭,怕它作甚?”李能醉醺醺来到土丘,却不见老虎的踪影,因为不好意思空手回去,便趴在一个树杈上打迷瞪。突然感觉到不好,一低头猛地窜了出去。原来正是那头老虎回来,一瞧有人敢侵犯它的老窝,就高高的跳起来,狠狠的扑下去。李能正在害怕,却意外的发现老虎仿佛被吊在了树上,四条腿胡乱的扑腾。李能小心翼翼回来一探,才知道虽然老虎的前肢打断了树枝,但其颈部却牢牢的卡在一个树杈里,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高兴之余,调皮的李能拿出自己的“三支神箭”,用手一一的插进老虎屁股。如此一来,当然的令一众人等惊讶万分,再一次坐实了关于他“三支神箭”的传说。

  第三,李能盛名之下不作威作福,初心不改,仍不断的除暴安民,愈发的“英名四射”。一则“把老虎画死”传说这样记载道:经一段时间的平安,忽然又不断传来猛虎伤人的消息。吓坏的村民终于在一个早晨见着了大英雄李能。只见李能神情自若,一边安然的听着村民的诉苦,一边在地上随手画了一幅“白额吊睛猛虎图”。待村民诉说完毕,李能指着画问:“像不?村民答:“像!”又问:“该死不?”答:“该死!”于是,李能拔出一箭,顺手插在老虎的头部,便开始了闭目打坐。说也奇怪,很快,就有人传递一个消息:“湖边大柳树下,那一头大老虎,头部中箭死了!”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李能的聪明和幽默,更可以感受到有了大英雄称号的李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职责。

  第四,关于李能的死因,“俺祖辈相传是除暴安民累死的,就累死在俺庄的边沿”,“且死后八年再无虎患”,村民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

当然,笔者探访过程所听到的,远远不止这些。但无论如何,都离不了李能的“常人化”或者说是“平民化”,显得尤其的可亲可信。如传说李能小时候用泥巴捏的老虎成了精祸害百姓,当李能自报奋勇去除害时,一时处于下风,甚至吓得尿了裤裆。却不料老虎因沾染了尿液就化作一团湿泥,亡命归天。

  我想,李能之所以由一介草民成为一草根英雄,大家可以联系到他的勇敢和正义;但,由草根英雄发展为神,甚至于发展为名声响亮的“全能神“,又能被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并代代相传是什么原因呢?我想,除了李能的本地化、老乡化,以及当地群众渴望受到保护的美好寄托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成长过程或者是演绎过程之中所充满的“平民化”“亲民化”了!

  现在,李能庙自然村的“全能神李能庙”,已经重新建立,由一间屋子,渐渐的发展为如今的“有一间正屋两间偏房的完整院落”,且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当你面对匾额上的“全能神”三字时,想到他曾经落荒而逃乃至“吓尿了裤裆”,你又能作何感想呢?

界首市火车站 徐志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