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62篇:教研随笔∣为什么听了很多讲座,水平还是没有提高?

为什么听了很多讲座,水平还是没有提高?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专家讲座散场后,不少听众一窝蜂地涌上讲台,纷纷拿着U盘想要拷贝专家的讲座课件。抛开版权等问题不说,我就在想,拷贝课件究竟有什么用呢?很多人的想法肯定是,先考下来,回去之后再次复习,或者等以后有时间再学习一遍。这种想法是好的,也不排除真的有人这样做了,但我相信也有很多会将拷贝回来的课件束之高阁,此后甚至不会再去翻看一下。我之前也有这个怪癖,但后来发现挤破头拷回来的课件,至今还安安静静地躺在某个文件夹里,拷回来之后根本就没有打开过。与其这样“留后手”,那不如专家讲座的时候就认真听,做好听课笔记,并且不断反思,或者听完之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和专家讲座的内容写一篇教育随笔。

前段时间,在市一中组织的“高质量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有幸作为主持人聆听了上海市徐汇中学曾宪一校长的精彩讲座“构建以学为主的认知启动式语文学堂”。听完之后的总结环节,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好的讲座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专业发展的方向。但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听了不少好的讲座,专业水平还是没有得到提升呢?”问完之后,我又自问自答,给听讲座的老师提出了三条不成熟的建议。听完讲座已经过去好多天了,我又想起了当时提出的那三条建议,特将其转述于此,并借此探讨教师听讲座的态度与方式。

建议一是要全面了解讲座专家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学实践。专家的讲座,往往是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研究成果的结晶。从听众角度看,专家研究了几十年的成果,我们只听了一两个小时,所获得可能只是讲座的皮毛。虽然专家提供的讲座内容是研究成果的精髓,但也会受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将全部的思考呈现给听众。也就是说,专家讲座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研究的起点。我们要在专家讲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全面捕捉专家的思考历程和研究成果。例如曾宪一校长的讲座是“构建以学为主的认知启动式语文学堂”,围绕这个话题,曾校长介绍了这种学堂的五个原则、五大启动机制、四个思维、高效课堂的十个点等内容,这些内容本身自成体系,但相对于曾校长数十年的研究而言,仍然是沧海一粟。因此我们就要继续了解专家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进一步阅读《曾宪一语文学堂》等专著,并通过中国知网查询有关曾校长的论文和其他资料,这样才能对专家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收获自然也会更大一些。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中国的专家千千万万,每一个专家都要进行这样的了解和研究,时间哪里来得及?这种疑问很有道理。这也涉及到我提出的第二个建议,即要融通自己的阅读、写作与研究,将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进行勾连贯通,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一定的知识或理论的网状结构。例如曾校长提出的“认知启动式语文学堂”,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学为主”,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相似的观点进行勾连。例如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认知心理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信息加工的相关理论知识,世界教育史上有关“以学为主”的相关论述,甚至期刊杂志上的相关论文。听曾校长讲座那天,我恰好写了一篇教育随笔,题目是《不要把结论“告诉”学生》,随笔引用了《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2期一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策略》的文章,文章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不要把文本解读的相关结论和相关知识,直接或变相直接地'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文本解读、知识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这样的观点,和曾校长的“认知启动式语文学堂”的建构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那么我们就可用“认知启动式”的相关理念去理解这句话,捕捉不同主张的相通之处,这就有助于迅速内化讲座内容,并将其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中去。

第三个建议就是要结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将讲座中合理的教育教学理论、理念转化为个人的教学实践。对于这一点,很多老师的状态是这样的:听讲座的时候热血沸腾,一心想要用专家的讲座革新自己的课堂,但时过境迁之后热血冷却,依然还是按照过去的套路进行教学,自己没有丝毫改变,课堂自然也不可能有所改变。也有的老师认为专家的讲座可能不适合我的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惯用方法去教学吧。也不排除有的老师在想:人家曾校长所在的徐汇中学,都是全国顶尖的学生,而我的学生要么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要么是留守儿童,生源又怎么比呢?还是不要进行这种冒险的尝试了。其实,任何讲座都包含着研究者个性化的内容,这个内容是无法复制和移植的,但讲座也一定包含着共通的东西,尤其是体现教育规律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值得学习、尝试的。对于讲座,只听不做,它就永远存留在自己的头脑里,甚至会成为空中楼阁;听了再做,它才能有效地转化为教学生产力。

当然,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之前提到的撰写教育随笔,即听完讲座之后的收获与感想。最佳的做法就是对照着讲座内容来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甚至也可以基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和专家讲座进行对话。我们写作组的部分成员也开始进行这样的写作,即听了专家讲座之后马上形成一篇教育随笔。对此,我是十分赞赏的。我之前的一个习惯是会把每次听过的讲座记录下来,晚上回到家进行整理,形成一篇听课随笔。凡是记录过、写过随笔的讲座,印象就特别深刻,讲座的内容也会在无形之中纳入到我的知识结构中去。遗憾的是,最近两年,听讲座时有所懒惰,经常用拍照的方式代替记录,听完之后也没有形成教育随笔,收获自然就比较小了。看来,写听课反思的、讲座反思的习惯还是要坚持下来,进而将讲座的效益最大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