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7红色故事】《红色延安的故事》之第一炉灰口铁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里铭刻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作风的感人事迹,孕育了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和民族复兴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十三年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浴火重生,在延安的黄土地上演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传奇,书写了永载史册的辉煌胜利。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任时光荏苒,红色延安的故事永远熠熠生辉。今天起FM1077延安新闻综合广播将在每档直播节目中插播广播版 《红色延安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革命文化!
《红色延安的故事》是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组织编写的,丛书一共分为“理想信念篇”“求真务实篇”“联系群众篇”“艰苦奋斗篇”和“清正廉洁篇”5个分册。丛书以延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战斗和生活为素材,通过近200个小故事,在点点滴滴中展示了真实的红色岁月,于字字句句间描绘了延安的时代风采,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强根固本,永葆共产党人本色提供了独特的“精神钙片”。今天播出——《艰苦奋斗篇:第一炉灰口铁》。
第一炉灰口铁
1942年下半年,抗战局势更加紧张,在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夹攻和封锁下,陕甘宁边区进入空前困难的时期。
军工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而做手榴弹、掷弹筒和迫击炮都离不开铁。由于日本侵略军频繁扫荡,路轨难以回,1941年春,生产曾一度处于停顿状态。李强心急火燎,他萌生了筹划军工局建立炼铁部的设想。他找来同济大学毕业的徐驰筹办延安也是西北地区第一座炼铁厂。他对徐驰说:“原料问题越来越严峻,而铁又是工业的先行官。兵工厂每月的生产能力是100支枪,因为缺少钢铁,现在只能做出几十支。我的火炮组已设计出各种炮,也因为缺少钢铁,只能停步在试制阶段。现在的紧迫任务是建高炉,炼出灰口铁,就由你负责炼铁高炉。”
1943年10月,军工局炼铁部成立了,设在延安大砭沟。徐驰开始全身心投入高炉的设计,沈鸿所在的茶坊机器厂负责制造。李强还把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的汪家宝等人集中起来,在边区勘探铁矿,找耐火材料;延长石油厂的锅炉被拉来,改装成蒸汽机,用于开动抽水机和鼓风机:炼铁所用矿石来自蟠龙;桥儿沟虽说有煤,但在那儿炼焦有困难,于是先用木炭做燃料。南泥湾359旅的王震旅长很支持这项工作,他对李强说:“南泥湾有得是树林,我们保证供给你们木炭!”别看这么一个一天只出一吨铁的小炼炉,所需木炭、矿石、耐火材料却是铁本身的十倍。王震组织了一个毛驴运输队,先到南泥湾驮了木炭,再去蟠龙运矿石,最后运到大砭沟供炼铁之用。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炼出了第一炉灰口铁,从此结束了西北高原无铁的历史。
FM107.7
听见 更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