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所以然:如何辨别郎世宁字画
郎世宁的艺术成就很高。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在绘画创作中,他重视明暗、透视,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做画,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同时具有前代所有宫廷绘画中所没有的独特风格。故他的中西合壁画风深受皇帝器重。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
郎世宁获得的荣耀,虽让众多宫廷画家难望其项背,但郎世宁为中国皇帝工作,条件却十分艰苦。另一位欧洲宫廷画家王臻诚曾在信中描写他们的作画情形:“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热。视为属民,皇上恩遇之隆,过于其他传教士,但终日供奉内廷,无异囚禁……作画时颇受掣肘,不能随意发挥。”
郎世宁(1688.7.19—1766.7.16),意大利人,生于意大利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经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
在还没有照相机的年代,郎世宁还用他的画笔记录了很多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如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归顺的少数民族头领的场景。
郎世宁的坟墓具体在什么位置,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似乎给人们留下一些遗憾。但是,他的绘画作品流传至今,依然保持着艺术的生命活力。
郎世宁在宫廷内作画,获得了许多荣耀,不但超过了其他欧洲传教士画家,而且令众多供奉宫廷的中国画家也无法望其项背。但郎世宁在为中国皇帝服务时,其身份仅是一个宫廷画家而已,并无优越条件。郎世宁以臣子身份滞留中国,甚至没有中途回国的权利,在皇权的压力下,他不得不努力学习中国画技巧。
郎世宁画派中许多画家和其它传敎士一样为中国付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渡过了几十年的岁月,最 后老死异乡,埋葬在中国。对于他们的贡献和成就,在过去的中国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估。